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包括:
A.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
B.影视艺术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是人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
C.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D.它们极大的丰富着人类的精神生活,急剧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辽太祖接受汉人谋士韩延徽的意见,对待逃避战火北投契丹的汉人“树城郭,分市里,以居汉人之降者;又为定配偶,教垦艺,以生养之,以故逃亡者少”……辽太祖“问诸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于是“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
? ……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
——整理自《辽史》
?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摘自翦伯赞诗
? 材料三:(贞观四年)颉利之亡,其下……来降者尚十余万,诏议所宜。咸言:“……请悉籍降俘,内兖(山东南部)、豫闲处,使习耕织,百万之虏,可化为齐人,是中国有加户,而漠北遂空也。” 中书令温彦博曰:“如汉建武时,置降匈奴留五原塞,全其部落,以为扞蔽,不革其俗,因而抚之,实空虚之地,且示无所猜。若内兖豫,则乖本性,非函育之道。”……帝主彦博语。
——《新唐书·突厥传》
请回答:
(1)少数民族的贡献丰富了中华文明,请用秦汉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各一例,说明这一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反映了契丹(辽)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官分南北”现象得以出现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一个历史事件,请选择其中之一个材料,说出该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并对材料中的观点做一简要点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秦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的物种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促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
? 北朝民歌慷慨激昂,如《敕勒歌》《木兰辞》等,丰富了中华文学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后来成为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2)用汉人、尊孔子(重儒学)、蕃汉分治。
? 原因:同一国家内不同地区间经济、政治、文化存在较大差异。
(3)材料二:汉:昭君出塞。作者认为汉匈两族和亲的积极作用远胜于战争。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是昭君出塞,实现汉匈阶段性和平的前提条件,不应简单否定。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里,和平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主流。
? 材料三:唐:在如何对待突厥降众的争论中,唐太宗支持以开明政策对待东突厥(“全其部落,不革其俗”)
? 材料中的观点一为国家应该强力迁移、改造少数民族以促进融合;观点二为国家宜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然融合。民族融合应是一种建基于各民族间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的自然融合,观点二正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A.司母戊鼎大方鼎

B.甲骨文

C.唐三彩首壶

D.人面鱼纹盆
[? ]
A.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B.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
C.唐三彩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
D.反映了原始时代的彩陶已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今天的河南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记录。其中不包括
A.“安阳殷墟”
B.“唐三彩”
C.“龙门二十品”
D.“秘色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30分)知识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17世纪专利制度在英国出现,到19世纪,专利制度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通用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手工业技术、科技发明、创造等,……一般是传子不传女,怕女儿出嫁后把技术外传别家。这种传继方式,继承的对象稳定可靠,家庭世代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集中到一人身上,从而形成了历史上众多的“祖传秘方” 。然而,家庭工艺技术的单子继承模式都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格局。技术的神秘性使得丧失了外来的刺激和竞争。因而,也就越来越因循守旧,不求革新和提高。同时,与世隔绝的传授,也使其得不到外来的信息,无法吸收别人的技术,……中国古代有许多十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后来都相继失传,就同这种继承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文化传播网》
材料二 15 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制订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英国 1624 年制订的《垄断法规》规定: “当任何人利用他自己的费用和企业,或通过他自己的智慧和发明,确实把任何新技术引进王国或把任何过去从未应用的发明引入,促进了贸易,有利于王国,可以授予他在合理的时期内以专利权,直到国民们学会这件事为止” ,在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给予发明专利以肯定。
250年前,英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奖励,使几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种对新技术、新发明的狂热崇拜之中。学者指出,英国若无1624年《专利法》,那么“对18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晚年的瓦特,依靠被广泛转让的高效能蒸汽机的发明专利,生活非常富庶。
———《大国崛起》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指出在对发明者专利权的保护方面,中西方在保护方式和目的方面有何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差异的原因。(16分)
(2)依据材料分析,中英两国不同的保护方式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
材料三?据统计,目前占世界人口75%的发展中国家,只拥有世界不到10%的专利,而占世界人口25%的发达国家,却拥有世界90%的专利。……而且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统计表上的专利,很大部分属于进入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自己实现先进之后,便在国际社会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防范发展中国家对自己的无偿学习与模仿。发达国家每年从发展中国家获得上万亿美元的“知识产权税”,使发展中国家加深了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导致民族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降,甚至驱使一些弱小国家日甚一日的附庸化。
(3)材料三表明,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发展中国家面临怎样不利的处境?你认为发展中国家改善这一不利处境的关键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 方式:中国通过家庭单子继承模式在家庭内部传承技术工艺;西方通过立法形式维护发明者的利益。目的 :中国维持个体手工业者对技术的独占;西方激发人们的发明创造力,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原因:落后的宗法观念;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束缚。西方统治者的重商主义政策;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影响: 中国不利于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传播,甚至导致先进技艺的失传,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英国 : 维护了发明者的利益;导致全社会形成尊重科技发明的共识;促成了工业革命在 英国的发生和发展。
(3)发达国家通过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来维持科学技术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益, 损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般是传子不传女,怕女儿出嫁后把技术外传别家”可以看出我国家庭技艺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在家庭内部进行传承,传子不传女,防止技艺流失;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西方国家主要是通过立法的方式保护发明专利的。15 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制订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英国 1624 年制订了《垄断法规》。中西方在保护方式和目的方面的差异可以从当时的经济基础等角度进行分析。(2)中国的传子不传女的技艺传承方式很明显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传承发展,甚至流失,从而阻碍了中国的社会的转型;英国通过立法的方式保护了发明人的利益,鼓励了创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发生,从而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发展。(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发明专利,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无疑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自己进行科技创新,重视基础知识教育,从而在更大的程度上打破西方技术的垄断,这是摆脱现在发展中国家困境的关键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