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孙中山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说到:“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孙中山认识到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是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B.孙中山为探索革命道路孜孜以求,体现出他是真正的爱国民主革命家
C.“此种妥协”并非孙中山个人的悲剧,而是他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D.说明孙中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民主革命胜利之道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辛亥革命的史实,A、B、C项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孙中山伟大革命精神的分析是正确的;中国正确的民主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共产党在斗争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而非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孙中山找到的。故D项错误。
点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实现和平民主,下列体现了这一努力的重大事件是
①中共“七大” ②土地改革 ③重庆谈判 ④政治协商会议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2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震荡最剧烈、最不稳定的时期,发生了社会和政治的“大裂变”。阅读下面的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节选)
1894年 日本挑起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等“公车上书”。
1897年 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在《国闻报》上定期发表。
1898年 6月,维新变法开始。9月,那拉氏发动“戊戌政变”。
1899年 秋,山东平原县义和团在朱红灯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
1900年 夏,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9月,《辛丑条约》签订。
1902年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苏报》上发表。
1903年 邹容著《革命军》,章炳麟为《革命军》作序。
1905年 实行清末“新政”。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1911年 清朝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 元旦,中华民国成立。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接任。
1913年 3月,袁世凯派人杀害了宋教仁。7月,爆发“二次革命”。
回答以下问题:
(1)从以上大事年表中可以看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先后出现了哪两股进步社会思潮?(4分)
(2)上述两股社会思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8分)
参考答案:(1)进步社会思潮:康梁维新思想(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思潮?(4分)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先进中国人的努力(8分)
本题解析:题干材料陈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探索。
第(1)问,关键信息:“维新变法开始”、“中华民国成立”,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革政治制度,即通过改良的形式实行君主立宪制,这就是康梁维新思想的政治主张;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因此,两派的政治主张分别是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
第(2)问,解答本问应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三个方面分析共同的原因。从经济上看,主要是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方面分析;从政治上看,主张是认识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从思想上看,一是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二是先进中国的不懈的努力与探索。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近代史上,西方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全球通史》
材料二?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为此,他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以后,李鸿章又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于是,他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请回答:(25分)
1)列举材料一中提到的“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使中国人遭受“耻辱性失败”的三次灾难性战争名称以及由此引发的“反入侵的连锁反应”的历史事件名称。(6分)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对中国社会产生过哪些积极影响?( 4分)
3)你如何理解西方侵华的战争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15分)
参考答案:
1)灾难性战争名称:鸦片战争(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3分)
历史事件名称: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3分)
2)积极影响: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瓦解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4分)
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意反复。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试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逐渐递进。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过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做出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侵华战争对华不利影响;在反入侵斗争中,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等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各项中,与洪仁玕学习研究西方学说、撰写《资政新篇》直接相关的地方是?(?)
A.广东花县——北京
B.香港——天京
C.广州——天京
D.广西桂平金田村——长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洪仁玕曾经在香港地区接触到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并在天京总理朝政时提出了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因此与之有关的两个地点是香港和天京。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