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他的书中他号召人们以华盛顿为榜样,高举卢梭等人宣传的自由、民主旗帜,彻底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中华共和国”。他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邹容
D.陈独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8分)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近年来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取得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不少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观点一: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
(1)简要分析五四运动具有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因(3分)并用史实说明五四运动的成果。(6分)
观点二: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批判与选择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既是两个文化体系碰撞后的产物,又是新旧时代接触后的结果。(张宝明.欧阳哲生.刘雨等学者)
(2)列举两例近代中国19世纪末到五四运动前“两个文化体系碰撞”的典型事例。(8分)
观点三: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叶青等学者)
(3)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选择了哪条道路?(3分)之后,中共又是如何结合国情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8分)
参考答案:(1)原因:民族意识觉醒。(3分);
成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等。(6分)
(2)典型事例: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思想与封建思想的交锋;辛亥革命期间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打击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任意两点即可得8分)
(3)道路:俄国式道路(3分)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推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同领导国民革命;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8分)
本题解析:(1)原因:“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指对外坚决斗争的精神,其原因一定是民族意识的觉醒。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回答,五四运动虽然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却取得了初步胜利,表现为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等。
典型事例:“两个文化体系碰撞”是指中西文化的碰撞,所以只要是符合近代中国19世纪末到五四运动前这个时间段内中西思想文化交锋的事件都可以,比如,维新变法运动前,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属于维新思想与与封建思想的第一次交锋;辛亥革命期间传播民主革命思想受到了守旧的保皇思想的抵制;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则与中国的封建思想相矛盾,从而动摇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3)道路:结合中国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可以推断出选择了俄国式道路。走向胜利: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做出的正确决策出发进行提炼和概括就可以得出答案。包括中共二大上提出民主革命纲领;1924年推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同领导国民革命;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实现了革命胜利的愿望,建立了新中国。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所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和中日战争与法国无关,排除A、C。根据教材知识,1858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和美国趁机打劫,特别是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占据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故选B。
点评: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反侵略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署,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60年《北京条约》签定后,咸丰皇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的赔款,却认为外国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对咸丰皇帝这一认识分析正确的是
A.把维护国家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B.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
C.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D.认识到列强派员驻京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最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咸丰帝认为外国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是其极力维护自己的统治的表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