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史学家指出,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聚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儒学被奉为正统。“某一时期”应是指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和选项,首先排除A,那时还没有儒学,题干“中国版图之确立和中国民族之聚成”指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创立,而儒学是在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奉为正统思想的,综合以上情况,应该是秦汉时期,答案为B。
点评:此题较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每个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的掌握和认识,同时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美国《世界政策杂志》春季号文章题:新的资本中心:“自从全球开始股票、债券和货币的交易以来,三座城市先后崛起成为世界著名的资本中心:纽约、伦敦和东京。但是今天,随着发展中国家涌现出许多富有活力的经济体和社会,世界上出现了一大批潜在的新的全球金融中心。而上海就名列其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上海是继纽约、伦敦和东京后的第四个世界资本中心
B.上海被排除在全球金融中心的行列之外
C.上海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尚需时日
D.上海已成为世界的下一个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民族工业
A.较快发展
B.出现短暂的春天
C.遭受沉重打击
D.萎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学者赵英曾说:“……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66%和技术转让的3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仅20%是在国内进行。……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臣大利益。从1970年到1992年,亚非拉33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08美元增长到297美元,而21个发达国家则从3129美元增长刭22185美元。”对当代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有
①深化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
②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
④促进了资本、生产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⑤形成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 ]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溃宋淮河一线守军,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宋高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江南岸的宋军。“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宋军溃散之余,新的指挥系统尚未成立,军无斗志,部队“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 道旁”。虞允文“立招诸将,勉以忠义”,部署防御。有人说“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虞允文表示:“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在其感召下,“士殊死战”,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虞允文随后拜访养病的两淮宋军统帅刘铸,刘铸说:“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于一儒生,我辈愧死矣。”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金重新走向和谈。
——据《宋史?虞允文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采石之战的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材料,简评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的作为。(6分)
参考答案:(1)历史意义: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激发了南宋军民抗金斗志;阻止了金军的南下,有助于江南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6分)
(2)简评:面对危局,指挥得当,以少胜多;勇于担当,敢于突破体制束缚,不计较个人得失。(6分)
本题解析:(1)把直接意义和间接意义结合,据本题材料总结采石之战对宋金战争形势的扭转意义,据所学知识点明它对南宋政治经济等的影响。
(2)阅读材料后,总体上感知虞允文的作为,突出其军事才能(才)和公而忘私的精神(德)。
【考点定位】选修四·古代中国的杰出历史人物·宋金战争中的军事名人。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