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
A.国民党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
B.国民党统治垮台
C.渡江战役刚刚开始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2、判断题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主要是因为( )
A.规模大、时间长
B.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C.制定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沉重打击了清王朝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1)在土地革命时期,江西这片土地上发生过哪些重大的革命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反映出当时中国共产党人正在探索怎样的革命道路?中共选择这一道路的基本依据是什么?这一革命道路的最终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指出长征期间为推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共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述图片上看,中国革命的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应该从红军英雄们身上学习哪些“长征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依据下列图片内容特征,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一次民主革命运动?
?
?
?
A.五四运动
B.国民大革命
C.一二·九学生运动
D.护国运动
5、判断题 “诗存南渡后,入梦靖康前”本是对南宋偏安的伤感之词。20世纪30年代后期,文学家吴苾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南渡集》;历史学家陈寅恪也吟出了“南渡自应思往事”的诗名句。文人的这一表白有可能是“暗喻”(?)
A.对南宋南渡后的历史反思
B.对国民政府退守西南的失望
C.对渡江战役胜利在望的赞美
D.对红军长征脱险后的期望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