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95年长春出版社出版《蒸汽机打出的天下——英国工业革命》,在这本书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
[? ]
A.通信电缆开始铺遍全世界各个主要地区
B.英国确立了自己的世界霸权地位
C.其他国家纷纷从英国引进机器和技术
D.亚非拉地区也开始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4分)每个时代的经济对当时消费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同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也对消费文化观念的演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
(符号消费:指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
——据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
(1)指出“古典时期”西方消费观念的思想来源。(3分)
(2)从“中世纪”到“现代前期”,西方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
(3)简要分析“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形成的原因。(6分)
(4)谈谈你对“后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1)早期人文主义思想(3 分)
(2)变化:由非理性节俭转变为理性节俭(3 分)
原因:经济上,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需要进行资本积累。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在冲击禁欲主义的同时,宣传了理性主义思想。(6 分,每点 3 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消费品日益丰富;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劳动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大众传媒进一步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影响;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的确立,资产阶级追求自由、享受的思想对世界的影响等。(6 分,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评分说明:按以下三个层次给分,本问总分 6 分。
第一层次:能认识到“后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特点(2 分)
第二层次:能对这种消费文化观念产生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2 分)
第三层次:能对这种消费文化观念作出恰当的评价(2 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6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07年开始,伴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英语(英式)就从大西洋沿岸扩散到太平洋沿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语言。
——根据王恩涌《人文地理学》
材料二?“英语是目前公认的美国国语和英美技术与金融等领域的通用语 ……英语 ,尤其是美式英语 ,似乎给予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尤其是年轻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 ,物质进步、科学与实践经验进程的代名词。整个世界大众消费、国际交流、通俗艺术、两代人的冲突、技术专制都被融入到美式英语、英语引证和语言习惯中 。”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乔治 ·斯坦纳
材料三? 1952年开始院系调整时,撤消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1953至1956年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俄文系人数却大幅增加到12477 人。
——根据张同冰《新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回顾》
材料四1983年高等学校各外语专业在校生人数
英语
| 俄语
| 德语
| 法语
| 日语
| 西语
| 阿语
| 其它
|
22211
| 1318
| 1268
| 1613
| 3591
| 117
| 31
| 213
|
?
——根据张同冰《新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回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式英语发展成世界性语言的社会原因。(3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二战以来,美式英语取代了英式英语的世界地位,这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易位”?(5分)
(3)根据材料三、四,20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我国外语教育侧重点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6分)
(4)有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英语将会成为真正的世界语言。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你的理由。(忽略语言本身的因素)(2分)
参考答案:(1)①政治上,英国率先确立君主立宪制度,开展殖民扩张,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1分)。②经济上,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抢占世界市场,英语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媒介(1分)。③文化上,英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大量的科技著作用英语发表。(1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实质问题: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2分)原因:①二战后,英国衰落,美国实力膨胀,成为全球性超级大国(1分)。②二战后,美国确立了以自身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分);③美国科技领先,文化繁荣(1分)。(考生如答具体知识点,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50年代:片面强调学习俄语,忽视其他语种(1分)。原因:①“一边倒”加入社会主义
阵营;②“一五”期间,苏联援建中国;③中苏蜜月期,中国掀起学习苏联的热潮,西方国家对
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2分)。
80年代:以英语为主,兼顾多个主要语种(1分)。原因:①对外开放;②实行多边外交政策。③因应全球化的发展形势.(2分)(考生如答具体知识点,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同意,因为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英语是国际交流中最重要的媒介,全球化的发展必将强化英语的国际地位。
不同意,世界上大多数人不使用英语,汉语才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美国等英语国家的影响力必然下降,英语影响力也将下降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瓦特的发明事业最困难的时候,企业家博尔顿和瓦特正式签订合同,成立了博尔顿-瓦特公司,他资助瓦特继续研究,同时也是瓦特专利股份的持有者。这说明当时英国
①保障个人财产权?②尊重知识产权?
③推行专利制度?④专利制度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由题干中“同时也是瓦特专利股份的持有者。”可知①②③正确;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是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所以④错误,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与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请回答:
(1)任意列举出三个为开辟新航路作出贡献的航海家。
(2)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通过一场什么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从而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
参考答案:
(1)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3)科学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两极格局的瓦解,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4)它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的利益失衡。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