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37年8月20日,蒋介石签令颁发国军作战指导计划,其“方略”第二条为“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各战区应本此主旨,酌定攻守计划,以完成其任务”。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依然延续了此前对日妥协的做法
B.国民政府军事安排重心仍在剿共
C.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畏敌恐战心态
D.依据中日力量对比做出的合理决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中日两国国力、军力相差悬殊,而中国又是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因此,蒋介石很早就认为,中日战争必将是“持久战”。 1936年6月,蒋介石和英国财政专家李滋罗斯谈话时更明确表示,中日战争爆发后,他将在沿海地区做“可能的最强烈的抵抗”,然后逐步向内陆撤退,最后在西部某省,可能在四川,“维持一个自由中国,以待英美的参战,共同抵抗侵略者”(FredericL eith-R oss,Money T alk,London,p221)。据此可知,这时的蒋介石虽然还没有说出“以空间换时间”这类语言,但其思想已经形成了。再结合所学知识,八年抗战期间国民党与共产党虽有摩擦,但总体上坚持抗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题干信息也反映出这一点。D符合题意。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
特点: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解法: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
A.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
B.军事武器的优劣
C.国民素质的优劣
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A、B、C、D四个选项均是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要从经济或者是政治方面去分析,故选D。
点评:鸦片战争失败的具体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45年—1949年,国共两党强弱易位、政权易手,其中起了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内部是否团结一致
B.外援是否始终一贯
C.政治基础是否广泛
D.军事决策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共产党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因而具有广泛的政治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周恩来曾指出:“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前一个革命阶段中发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亚洲许多实行民族独立、民主革命的国家也拄生了不小的影响。”其中“巨大的影”指的是?(?)
A.有力地配台了亚洲其它国家的斗争
B.创建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C.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D.推动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辛亥革命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大的贡献就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与1911年辛亥革命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都受到专制统治的压制
C.都受到国际环境的重大影响
D.都推翻了帝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1911年中国的辛亥革命并未受到国际环境的重大影响,而俄国二月革命深受一战的影响,所以C项不是二者的共同点,A B D三项均是二者共同点,不符合题意要求,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