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指出,“中国之史,则本纪、列传、一篇一篇,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只记载“某日有甲事,某日有乙事”。而不能使后人“鉴以往之大例,示将来之风潮”“鉴之裁之,以为经世之用”。这说明
[? ]
A.梁启超注重运用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梁启超强调修史论史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C.梁启超全面否定旧史观,提倡新史观
D.梁启超的史学观点为民主革命打下了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材料二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一道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史实: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器物;从维新变法运动到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则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原因: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猛烈抨击,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王莽从步入政坛到当上皇帝,共花了三十一年时间。汉朝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十分严峻地摆在他面前,为了摆脱困境,他立志改革,“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妄图按照儒家经典重建一个大同世界,一劳永逸的解决土地兼并、贫富不均、商人过度盘剥等社会问题。然而这种改进的着眼点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被史家称为“托古改制”。
材料二:王莽改制的理论基础是儒家经同菜《周礼》,他在诏令中宣布:“更名天下田曰王田”,按照《周礼》实行“五均六管”,“五均”的要点是在大城市设立五均官,代表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管理工商,控制物价,征收商税等;所谓“六管”是指由政府统一经营盐、铁、酒、铸钱和征收山泽税,不许私人经营,另有依据《周礼》的改革币制和空前绝后的改制、改名运动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王莽托古改投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6分)
(2)王莽改制的依据《周礼》,维新变法时被康有为斥之为“伪经”,但二者同是“托古改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托古改制”有何不同。(9分)
参考答案:(1)必要性:汉代遗留土地兼并、贫富不均、商人过度盘剥等严峻的社会问题(3分);可能性:王莽当上了皇帝,掌握了国家最高统治权,得以推行自身政治理想。(3分)
(2)目的不同:王莽托古改制是针对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康有为托古改制是为了解决严重的民族危机;实质不同:王莽托古改制泥古不化,力图恢复古代面貌,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康有为托古改制是出于减小阻力的策略考虑,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儒家思想相结合,借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发展资本主义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失败原因不同:王莽托古改制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最终遭到失败,康有为托古改制是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局限而失败。(9分,答出其它内容,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其本质意义在于?
[?]
A、使中国人了解了世界的形势? ?
B、在军事上引进了先进技术,增强了抵抗外来侵略的实力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引起清政府高度重视,开始重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魏源提出《海国图志》,这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史上的著作,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洪仁干的《资政新篇》,不是《海国图志》,所以该题目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