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61年以后,武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证据有?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困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分别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
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背腹受敌,崩溃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9分)
参考答案:
(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6分)
(2)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
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9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分析题目的要求:中国远征军入缅即1942年2月前的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然后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如材料“日军入侵缅甸,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这时的中国战场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意义的认识与理解。解答时注意题目要求:“军事意义”与“政治意义”。回答军事意义要结合第(1)问的内容归纳总结;回答政治意义要从中国近代以来国际地位的变化尤其是抗战以来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 ]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制定的革命纲领是
A.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B.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C.把马克思主义和三民主义结合起来,开展国民大革命,实现共产主义
D.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产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革命党的妥协退让和袁世凯的势力强大(?)
参考答案:
对
本题解析:
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