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利用厚生”,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集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之两大砥柱。对材料观点解读准确的是( )
A.该观点导致社会私欲的膨胀
B.该观点肯定传统“经世致用”思想
C.该观点批判儒家重义轻利观
D.该观点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五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务,------所谓怀旧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回答:
(1)材料一,该杂志是谁创办的?其前身叫什么名称?影响是什么?后期主要宣传什么为主?(4分)
(2)材料二,概括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2分)
(3)材料三的学者在新文化运动中有何贡献?(2分)
(4)材料四是什么事件?它与
新文化运动有何联系?(5分)
(5)毛泽东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概括毛泽东该段话的观点?(3分)
3、判断题 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这里作者主要是针砭新文化运动
A.引进西方学说
B.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C.提倡文学革命
D.彻底否定民族文化
4、选择题 《左传》提出民为“神之主”,孟子“民贵君轻”思想以及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
A.民主思想
B.儒家“仁政”思想
C.民本思想
D.人民主权思想
5、判断题 随着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文人论政”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①列强侵华,民族危机?②政府腐败,人民困苦?③思想启蒙,民智渐开?④民主实现,言路畅通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