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05年,一本书给安徽少年胡洪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剌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与血”。受此影响,他改名胡适,字适之。这可以说明
A.“中体西用”思想兴起
B.天演法则产生巨大影响
C.进化论成为革命旗帜
D.传统思想的权威被打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1905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可知是指严复的《天演论》这本书的作用,因而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品论:“呜呼!可不谓人杰”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效仿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话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两种话语模式存在根本对立,简要说明原因(6分)
(2)围绕中国近代史,你赞成哪种话语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论述。(6分)
参考答案:
(1)?对立:①和③对立;(2分)原因:①认为中国近代化是西方传播过来的(或传导型现代化)③认为是自身发展而来的(或内生型现代化)(4分)
(2)答案省略。必须表明态度,史论结合,点明该模式的时间起点:①②鸦片战争以来;③明朝中后期(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话语模式。(1)通过图表给出的信息,可以明显看出?对立的两种话语模式是:①“冲击-反应”模式和③“早期启蒙”模式对立。因为①“冲击-反应”模式认为中国近代化是西方冲击传播过来的(或称为传导型现代化),而③“早期启蒙”模式认为中国近代化是自身资本主义萌芽和人文主义启蒙思潮发展而来的(或称为内生型现代化)(2)答案省略。此为开放型试题,这样类型的题目,观点可以不拘一格,但是无论持有哪种观点,考生必须表明态度,做到史论结合。应该注意的是在论述的过程中需要点明该模式的时间起点:①②鸦片战争以来;③明朝中后期。阐述任何一种模式,都要寻找有力的史实依据。如“冲击-反应”模式要着重强调西方对中国的冲击;“早期启蒙”模式要着重强调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维新变法等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著作中最可能出现蒸汽机示意图的是
[? ]
A.《农政全书》
B.《海国图志》
C.《天朝田亩制度》
D.《各国律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史学家陈旭簏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是()
A.反抗君主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D.发展资本主义与民主共和的统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系三个时间段中国发生的“大事记”即可作答。40年代:鸦片战争与睁眼看世界看世界;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90年代: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