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
材料三 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描述的又是哪种选官制度?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它产生于什么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皇帝,你会采用哪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社会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的结构图

材料二?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需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材料三?1787年宪法规定了横向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之间的权力的分立和纵向的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的分立。……政府结构使权力为公众福利和正义的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职能,同时又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管理与控权的动态平衡,这是分权和制约的归宿。华盛顿说:“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互相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福利的保护人以防他人侵犯。这种相互制约的必要性早已在古代的和现代的试验中显示出来。”
—范亚峰《华盛顿的宪政思想》
材料四?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1)材料一所示的是中国古代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其确立并完善于哪一历史时期?对这一制度你有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部法律的规定?透过材料所示内容并结合你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部法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原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孙中山的学说体理了怎样的特点?试举一例予以证明。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材料对于今天中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题 观察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末清初,陆世仪说过:(在官员任期方面)“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什么地方行政管理制度(3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制度的弊端?(4分)
材料三
(2)分析材料三中图一、图二,提取有关汉唐间地方机构分布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四
(3)提取材料三两幅图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建筑的风格和体现的实质有何不同?(5分)
4、判断题 “……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两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天人合一
B.皇权至上
C.皇位世袭
D.天人感应
5、判断题 秦代砖文中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的记载,对海内皆臣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疆域辽阔,臣民众多
B.交通发达,四方来朝
C.实行县制,中央集权
D.国家统一,皇权至上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