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派而存在,排除AB;西汉时期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董仲舒把儒家思想融合道家思想、阴阳五行,发展了新的儒学体系,并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通过选拔儒士为官员,在中央办太学,地方上有官府办学推广儒学,儒学从此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C项符合题意;朱熹适应时代的需要,把儒学发展为理学,是儒学的新发展,D不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站在宽达一百五十公尺的朱雀大街上,看不见任何临街商店、酒楼和饭店,只见大街两旁的槐树、水沟和坊墙,壮丽而肃穆。这是哪一时代、哪个都市的街景?
A.汉代的长安
B.唐代的长安
C.宋代的汴京
D.元代的大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朱雀大街是唐代长安的最主要街道,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分成东、西两部分。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4分)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局势有着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材料二?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
材料三?近年来中关关系大事摘录
2001牟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200l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2010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关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而采取的行动,(2分)并简述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1分)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具有什么特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中美两国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双边关系谈谈你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1)特征:对抗。(1分)原因:意识形态的矛盾;国家利益的冲突。(2分)
(2)行动: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答出其中任意两点给2分)
影响: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解了世界紧张的局势(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分)
(3)态势:合作与冲突交织。(1分)特点: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2分)
(4)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增加互信,促进交流和合作;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答出其中任意两点给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提炼信息,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第(1)问,可以依据材料中“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等信息可推断出当时中美之间敌视的立场,原因分析可以从两方面归纳,即根本原因(外交政策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和现实原因(采取何种社会制度);第(2)问,解题时注意把握关键词:“20世纪70年代”“较正常的关系”即归纳70年代中美关系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归纳即可;影响的分析需要首先考虑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其次分析归纳其对世界局势的影响;第(3)问,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归纳,由材料可知材料从中美关系的合作与冲突相交织反映近年来中美关系的态势,由此可以归纳出当今国际局势的特点。第(4)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次类题目,需要结合上面问题分析,围绕材料主题分析归纳,初六中美双边关系应以合作、协商为主题展开论述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我国许多城市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外国饮食营养价值高
C.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
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31年北平的《晨报》_七刊出这样一段文字“文秀入宫后,与溥仪情意不投,迄今八九年,……而一般阉臣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于是,文秀一纸诉状将溥仪告到了天津地方法院,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私下调解离婚”。材料从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
①人们婚姻观念发生一定变化?
②人们民主法治意识增强
③妇女获得彻底解放?
④近代社会出现用法律手段调节婚姻关系的新气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妇女获得彻底解放,本身说法错误。根据题目信息:1931年北平、““文秀入宫后,与溥仪情意不投...文秀一纸诉状将溥仪告到了天津地方法院,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私下调解离婚”。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佐证人们婚姻观念发生一定变化,人们民主法治意识增强知道用法律手段调节婚姻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