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4分)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1)据材料一慨括唐代“三省”的职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六部制的作用。(5分)
材料二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蔽矣。”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选官制度?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5分)
材料三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相互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朱绍候《中国古代史》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官制变革带来的影响。(2分)
(4)综上所述,唐宋政治制度的变革带来了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1)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3分)
作用: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相权被分割,加强了皇权(2分)
(2)制度:科举制。
影响: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素质的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忽视品行,易出现酷吏。(5分)
(3)影响: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形成“三冗”局面。(2分)
(4)启示:部门间分工协作,提高办事效率;公平公正选拔人才,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2分,答出两项即可)
本题解析:(1)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由材料“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可知中书省:起草诏令;“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尚书省:负责执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2)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原文大意是说:现在(如果)仅仅靠会说冠冕堂皇的话和文笔(的标准)来选拔人才,而不了解他的德行,以后他不称职,即使杀了他,但是百姓已经受苦了。因此是说选官德行比专业知识要重要。科举制为唐朝选官制度。
根据所学可知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素质的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忽视品行,易出现酷吏。
(3)掌握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带来的影响。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得出影响。
(4)这一小问属于对前边材料所反映内容的总结,要想把答案写全,必须结合所有材料。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点评: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互牵制,集体行使相权,这就削弱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北宋增设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使(军权)、三司使(财权)分割相权,皇帝总揽大权。
科举制影响: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素质的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忽视品行,易出现酷吏。
北宋时派遣文官担任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两者互相牵制。这样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地方税收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这就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规定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中央复审核准,这就把地方的司法权收归中央。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探究题(10分)
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回答:
(1)写出西周、秦朝和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6分)
(2)请你从上述三种制度中任选一种,谈谈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6分)
(2)分封制的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分封制下,诸侯享有较大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分裂割据势力。郡县制的影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制度的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任选一回答,4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西周在地方实行分封制;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本题属于开放性题。回答可以从国家统一,国力,对地方管理的利弊等角度入手。分封制的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分封制下,诸侯享有较大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分裂割据势力。郡县制的影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制度的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任选一回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及其影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及其影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行省制及其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有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其中的“国家政体”指?(?)
A.王位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文官体制
D.监察体制
参考答案:1、B
本题解析:中国从秦朝开始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政体。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 ?)
A.郡县制度
B.统一货币
C.监察制度
D.三公九卿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任,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986年,宋太宗派兵伐辽,“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该材料能够说明的是,当时
A.枢密院掌管军政
B.宰相基本不参与政事
C.枢密院拥有统兵权
D.北宋为征辽始设枢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