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
平等待遇。”“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主要指的是
A.封建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
B.清政府闭关锁国,讲究夷夏之辨
C.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D.清政府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明清时期江南手工纺织业繁荣,政府却下令“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则材料体现了封建政府是如何限制民间手工业的??(?)
A.课以重税
B.控制机户
C.低价派织
D.限制其规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分析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政府明令规定,机户的织机不得超过百张,对于超过的要进行处罚,反映了封建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故选D。
点评: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南宋思想家叶适曾指出:“夫四民(指士、农、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叶适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否定
B.这种观点与朱熹的经济思想比较接近
C.材料中的观点反映出叶适是商人出身
D.叶适的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题干中的材料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关键信息:抑末厚本,非正论也。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 ]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B.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C.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列强以有益清朝为由侵略中国
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
交往
C.清初以怀柔之道处理外交关系
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朝统治者不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