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融入世界经济潮流是国家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1、“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给英王的敕谕
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什么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4分)
2、“21世纪始于1978年”,这是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因为那一年“是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有什么主要表现。(6分)
3、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家经济合作与竞争。
——江泽民在香港“《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的讲话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相关国际背景。(6分)
2、判断题 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作向个体农耕转变的重要因素是
[?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耕作经验的丰富
D.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3、判断题 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
A.限制和打击工商业者
B.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C.维护自然经济
D.巩固封建统治
4、选择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针对投机商哄抬物价引起的粮食购销的尖锐矛盾,国家实行的粮食政策是
A.发放油票
B.粮食直补
C.统购统销
D.顺价销售
5、判断题 材料一?“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
材料二?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三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增长情况

建国初期,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人民政府将疏通工农产品流通渠道、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措施。打开农村土特产品销路以疏通流通渠道。
同时,收集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信息,带工业品下乡,打开工业品的农村市场。由此促进了农副业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由此获得了原料和销路。这对刺激工商业恢复、增加财政收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陈廷煊《1953-1957年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1分)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分析决定“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的经济根源是什么?(1分)材料中说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此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农民购买力增强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意义。(10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