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9年5月执教于北京大学的另类国学名师黄侃在《时报》撰文说:“余与蔡孑民(即蔡元培)志不同,道不合,然蔡去余亦决不愿留,因环顾中国,除蔡孑民外,亦无能用余之人。”这是因为蔡孑民主张(?)
A.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
B.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
C.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D.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因环顾中国,除蔡孑民外,亦无能用余之人”说明黄侃对蔡元培的教育主张持积极肯定的态度,结合史实可知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积极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所以答案选D,A项主张教育超越政治, B项强调教育遵循自然规律, C项强调教育要充分培育学生个性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该图是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它以原北京大学红楼为基址。这主要是考虑到(?)

A.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
B.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C.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全部是北京大学的教授
D.《青年杂志》创刊于北京大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很多史学家认为它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依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他们的理由主要是
A.它是资产阶级发起的
B.它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C.它是五四运动的先导
D.它力图从思想深处铲除封建专制的根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最早在中国举起新文化运动的大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分别是
[? ]
A、陈独秀和李大钊
B、李大钊和陈独秀
C、李大钊和蔡元培
D、蔡元培和李大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90年代中期形成的“反日教育”给中国反日言行以很大影响,中国曾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抗日教育,反日教育。中国形成严重的反日倾向最早可能在下列历史那个时期
A.19世纪80年代中期
B.20世纪10年代中期
C.20世纪30年代初期
D.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这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民众自发地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反日倾向在中国广泛传播;此后又相继发生了五四运动中的反日游行和罢工斗争,1931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此后中国开始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所以中国最早形成严重的反日倾向是在20世纪10年代中期,答案选B,A项中国尚未出现反日倾向, C D两项均晚于B项。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