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图是毛泽东在观看中南海里的干部们“炒钢”的照片。这幅照片拍摄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抗美援朝运动
B.一化三改造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新中国落实
A.捍卫和平与主权的“一边倒”外交方针
B.“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另起炉灶”是不承认国民党的屈辱的外交关系,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外交关系,故B项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故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2月31日发表了题为“共同谱写和平、发展、合作的新篇章”的新年贺词,指出“合作”也是时代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春,让·莫内在阿尔卑斯山区步行,集中静恩欧洲的前途:1949年以来冷战的升级;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莫内迅速返回巴黎,与助手立即起草了一个方案,要旨是将法、德煤炭和钢铁资源共同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同时邀请其他欧洲国家自愿参加。1951年,法、德等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协议。尽管协议与莫内的草案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崔之元《“欧洲之父”的思路及其亚洲启示》
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3分)“坚冰”突破后,欧洲的合作是怎样一步步深化的?(4分)
材料二?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中国代表团是要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宣传个人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存在……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就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理解 “同”和“异”?(5分)
材料三? 2006年11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闭幕,中非宣布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意义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因素: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美国经济援助有限;联邦德国的成立引起法国担忧;让·莫内的主观努力。(3分)
深化:1967年成立欧共体(或:1957年《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盟(或:欧洲关税同盟成立;共同农业政策实施;统一大市场的动作);2002年欧元正式启动。(4分)
(2)“同”:与会国历史上都遭受过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独立后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问题;都有团结一致、反帝反殖、保卫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3分)“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2分)
(3)有利于加强中非人民的传统友谊;有利于促进中非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B.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倒退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文革”对民主政治与法制的摧残。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及口号的特征说明此应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当时的民主政治与法制横遭践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王阳明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根本意图是
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C.克服“私欲”,恢复心体无善无恶的本来面目
D.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思想是为政治服务的。解题关键是认识王阳明的心学实质。克服“私欲”,以“致良知”是针对社会动荡、世风日下提出的,其根本目的是想通过整治人心,挽救封建统治危机。其余选项是目的之一。故答案选择B项。
点评:王阳明及其心学,(1)王阳明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2)思想观点: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学说;(3)影响: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高考多以王阳明的言论来考查学生对其思想观点的准确理解,如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第27题:.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