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和”是儒家在探究“天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处世智慧。儒家从个群关系、人我关系出发,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现世和谐与社会和谐。“和”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 ]
A.(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
B.(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董仲舒)“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天地之美,莫大于和”,强调天人合一
D.(程颐、朱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孟子》已成为官方儒学②朱元璋想避免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
③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④《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
[? ]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
A.协调了人际关系
B.具有人人平等思想
C.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D.实施灵活的教育方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
[? ]
A.兵广粮足?
B.重视百姓,民以食为天?
C.仁义为重?
D.诚信第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