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图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货币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仔细观察图片便会发现马车所拉的出口商品畅通无阻,而进口商品则受到极大阻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开始前的重商主义,B自由主义倡导贸易自由不受阻碍,C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D货币主义出现于二十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所以A项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
点评: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经历几个重要阶段,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前的重商主义,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罗斯福新政之前执行的自由主义,和罗斯福新政到20实际70年代前的凯恩斯主义,此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的发展进入混合化时代。高考对此内容的考查主要是强调学生对此内容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历史学习离不开对不同时代阶特征的准确把握。下列是相关时代与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 时代
| 特征之一
|
A
| 扩张时代
| 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生产
|
B
| 文艺复兴时期
| 浪漫主义文学兴起
|
C
| 蒸汽时代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D
| 电气时代
| 工业化城市开始兴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说的扩张时代指的是16世纪到18世纪,此时是在工业革命之前,商业资本占据着支配性的地位,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是在18世纪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时出现的;C项错误,蒸汽时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项错误,蒸汽时代城市化已经开始出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历史上英国的黑奴贸易通常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右面关于“三角贸易”的示意图中,①处的“商品”应为? ( )。
 A.黑奴 B.工业产品 C.茶叶、丝 D.财富、原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欧洲殖民者带着廉价的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美洲换取黑奴,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1 800万,其中农村人口仅占48%。同期,法国、美国等仍然是农村人口占较大优势,而德国、俄国和意大利农村人口更是占绝大多数,与英国相比较,这些国家简直是一些“巨大的村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活动的有无 B.工业革命的快慢 C.政治制度的优劣 D.科技水平的高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851年,英国的工业化程度最高,因此,农村人口的比例最小。法国和美国虽然也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但是工业化的程度相对较低,农村人口的比例相对较高。德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尚未完成工业革命,因此,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快慢,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研究的开山者阿诺德.汤因比写道:“革命之后,土地乡坤在英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控制了从国家到地方的行政权力,作为社会政治权力基础的土地成了人们狂热追求的对象。对商人来说,只有首先成为地主才能获得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英国工业化时期,具有巨大经济特质的土地是一个家族在政治上成功与穸的物质基础。在英国民众的心目中,头衔和以地产为表现形式的财富具有共生关系。在地方社会,乡绅把持着官员的位置,作为当地领袖的地位无可挑战。土地本身所赋予的价值不仅仅包含农业经济价值,而且还涵盖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土地家族大规模地购买地产并以之为介质控制选区的选票,最终达到操纵政治的目的。内战结束后,土地责族和乡绅居于社会中上层,完全垄断了国家和地方政权。具有强大经济价值以及社会政治影响力的土地仍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在城市地区,商人用财富购买土地,成为土地阶级的成员,继而确立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在工商业界,银行家把财富转化为地产、取得贵族身份、融入土地阶级的进程比原来加快了;工业家也将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地产业,获得乡绅或贵族的头衔,进入土地阶级。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圈地运动全面展开。准备圈地的村社往往出售部分土地以筹集囷地费用。小土地所有者也是土地的主要供应者。在建立大地产的过程中,地主们常常卖掉零散的外围地产,集中化主体地产,这需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由于圈地运动需要筹集资金,从而造成一些自耕农销售部分土地,圈地后许多自耕农抛售土地;旧的土地家族因为债务而出售土地;许多土地家族为扩大主体地产4卖掉外围地产,市场上待售土地源源不断。一方面,绝大多数农血人口转向了非农产业;另一方面,土地家族、各类职业者、工商界人士疯狂地追逐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并且与叙力密切关联的传统物质——土地,以土地为工具,形成了以责族、乡绅、自耕农为代表的土地阶级,控制了中央、郡、社区的权力。这在客 观上促进了大地产和大农场经营制度的形成。 ――摘编自汤普森《19世纪英国土地社会》和《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土地流动与经营》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化时期英国出现的社会心态。(3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化时期英国买方土地的主要来源,(3分)并简要分析促进土地流动的推动力量。(3分)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土地流动与经营在哪些方面对英国 政治和经济产生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以土地为物质媒介获得贵族和乡坤头衔,融入土地阶级,获得政治权力和社会声誉进而 掌握政权,成为当时一种社会心态。(5分)? (2)因筹措圈地资金而需要出卖的土地;圈地后自耕农出售的土地;旧地主因为欠债而抛售 的土地;土地家族为强化主体地产而卖掉外围土地不断涌向市场。(8分)?力量:以地产为工具加盟土地阶级、进而掌控政权的社会心态,促使土地家族、政府官 员等职业群体、工商界人士等社会群体参与土地的购置,成为工业化时期英国土地流动的一种重要推动力量。圈地运动(圈地运动需要筹集资金)、工业革命和工业化也是推动力量。(6分)? (3)①以贵族、乡坤等为代表的土地阶级垄断了土地、进而掌控政权,使土地获得了超经济 价值的社会属性,成为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的基础。(2分)?②以土地为工具,形成了以贵族、乡绅、自耕农为代表的土地阶级,控制了中央、郡、社区的权力。(2分)?③在客观上促进了大地产和大农场经营制度的形成。(2分)
本题解析: (1) 根据材料“...革命之后,土地乡坤在英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控制了从国家到地方的行政权力,作为社会政治权力基础的土地成了人们狂热追求的对象。对商人来说,只有首先成为地主才能获得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出工业化时期英国出现的社会心态。 (2) 根据材料“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圈地运动全面展开。准备圈地的村社往往出售部分土地以筹集囷地费用...从而造成一些自耕农销售部分土地,圈地后许多自耕农抛售土地;旧的土地家族因为债务而出售土地;许多土地家族为扩大主体地产4卖掉外围地产,市场上待售土地源源不断...”即可说明工业化时期英国买方土地的主要来源和促进土地流动的推动力量。 (3) 根据材料“旧的土地家族因为债务而出售土地...市场上待售土地源源不断。一方面,绝大多数农血人口转向了非农产业;另一方面,土地家族、各类职业者、工商界人士...控制了中央、郡、社区的权力。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大地产和大农场经营制度的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说明对英国政治和经济产生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