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历史学家往往会用特定词汇来表示历史运动和历史潮流。“□□□□”这个词就常常用来描述从18世纪至19世纪下半叶这段时期的发展。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运动,但同时期的物质进步和社会动荡相结合又产生了激动人心的深刻变化。在□□□□中填上的词应该是
[? ]
A.圈地运动
B.光荣革命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第一次提出“工业革命”一词,它包含着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你对社会变革的理解是 (?)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经济发展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
C.社会分为两大对立阶级
D.自由主义被国家干预思想所取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技术变革带来的结果,故A项错误;社会变革即生产关系的变化,故B项正确;C项从属于B项,是生产关系变化的表现之一,故C项错误;国家干预思想属于凯恩斯主义,它的兴起与工业革命无关,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促使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动力是所谓的3G(God, Gold and Glory),即上帝、黄金和荣誉,也就是打着上帝的旗号,到美洲国家抢夺黄金,攫取政绩功名。”该观点
A.肯定了哥伦布对美洲社会转型的贡献
B.指出了哥伦布航海的真实意图
C.对哥伦布的评价带有情绪化的宣泄
D.对哥伦布的指责是无中生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材料观点准确地指明了哥伦布航海的主观动因。并非无中生有,也不是存C项所说,A项所说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世纪初人类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取得重大突破,其首先使用的动力是
A.蒸汽机
B.内燃机
C.电力
D.核动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注意给出的时间——19世纪初,联系所学史实,首先使用的动力是蒸汽机。内燃机是在19世纪末开始使用的,电力同样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19世纪60、70年代开始使用的,核动力是二战后开始使用,所以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世纪中期出现妇女改革妇女服装的热潮社会根源在于大量妇女进入工厂做工,传统服饰长裙容易使机器发生故障,产生危险,所以答案选A项,B C D三项只是重要原因而非社会根源。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仔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成为高考经常考查的对象。尤其是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异同比较更是比较对象中的重点,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自由贸易的阶段,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