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梅兰竹菊之所以被称之为“花中四君子”是因为他们的品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注重道德修养,民族气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积极作用,所以本题选A,B、C、D与材料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思想家认为:“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的治国理念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明君懂得这些,所以不培养仁爱之心而加强威严之势。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而材料主张“有为”,故A项错误;儒家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材料只强调“法”的作用,故B项错误;儒家孟子主张礼乐仁政,与材料强调严刑峻法不同,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法家主张严刑峻法的治国理念,所以本题答案选D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法家的严刑峻法。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书博会是和“书、学习”有关的,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合适书博会的,书博会得欢迎远方而来的朋友,所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也是合适书博会的,而其他的两句名言是不适合书博会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名言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焚书坑儒都在于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专制统治,所以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