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电视剧摄制组欲拍摄了一组盛唐诗人李白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哪一项?(? )?①景德镇所产青花瓷瓶?②书法大家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书贴(841年)?③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残片?④身披松江产的棉袍
A.①②
B.③
C.②④
D.均不可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是在宋朝,李白(701——762),②的时间是在此之后,③是在商朝,④是元朝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国语·齐语》
材料二?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三?苏州东城比户习,“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清《长洲县志》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中哪三种主要经营形态?(6分)
(2)?材料二反映的手工业经营形态中,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
(3)?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3分)
参考答案:(12分)(1)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6分)
(2)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分)
(3)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分)
本题解析:(1)注意提取信息,材料一工“就官府”是工商食官使然,在官府手工业作坊中生产,自然要“就官府”;商以贸易,故“就市井”;材料二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反映了家庭手工业;材料三苏州东城比户习,“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反映了苏州的民办手工业织机已有一定发展。
(2)材料二的大意是有五亩地的人家,在墙下种植桑树,妇女养蚕,那么老人就可以穿上丝帛了,因此可以得出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注意材料三信息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说明出现了具有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
点评:历史材料解析题是比较常见的试题类型,但由于此类题型的材料,通常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的,这就加大了学生理解材料的难度,从而影响到答题的效果。因此,提高历史文言文材料解析题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好此类历史材料题呢?
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破除对此类试题的惧怕、厌烦等消极心理,积极正确地面对这类试题。当考题中出现比较难懂的文言文字句时,我们可以不必把注意力集中这些字句上,而应从总体上去思考,这是做好这类试题的前提条件。
其次,解答历史文言文材料题的切入点应放在材料的出处,根据材料的作者、时代去推敲和教材连接的部分,展开联想,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结合问题进行定向思维,组织有效信息准备答题。
再次,要抓住材料中所给的关键词,找出材料所述内容或者观点的核心部分,辨别观点是否正确;代表哪个阶级或社会层面的利益;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如何;对现实有哪些启示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思考。最后组织答案,做出回答。下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关于汉代生产技术改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牛耕普及全国
B、曲柄锄和大镰出现
C、以水力作动力鼓风冶铁
D、首创粉彩瓷器工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在中国塔里木盆地的洋海古墓内发现的一条裤子,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裤子。这条裤子的年代可追溯到3300年前。在设计上,它采用三块布料,一块用于腿部,一块用于胯部,上有编织花纹装饰,腰部使用绳子扎紧。这条裤子不可能采用的材质是

A.绢
B.帛
C.麻
D.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以最新考古发现的图片材料为载体,加以文字说明,以否定设问,其实质是考察学生对棉纺织技术得到推广的时间。元朝时,黄道婆才将棉纺织技术从海南推广到北方,所以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唐代李肇所著《国史补》:“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此材料提供的信息有
①唐代手工业生产发达,形成各具特色的手工业生产中心②唐代生产的瓷器只有白瓷
③唐代瓷器已经得到广泛使用?④唐代陶瓷工艺已经臻于成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