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左传》记载,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土地可以买卖
B.土地禁止买卖
C.土地私有出现
D.农业水平提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土可贾(买)焉”反映了我国这一时期出现了私有土地,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故选C。A项并非本质问题,是材料说的现象;B项与材料明显不符;D项材料未体现。
点评:我国商周时期实行的是井田制,井田制商朝兴起、西周时期兴盛、春秋时期瓦解随着铁犁牛耕等生产力的发展逐渐的瓦解、战国时期被废除,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的制度;材料中土地出现了买卖的情况说明井田制开始瓦解。井田制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确立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利用杠杠原理来汲水灌溉农田的工具,春秋战国时此物在哪一地区被普遍采用
A.长江以南
B.中原地区
C.江淮之间
D.太湖流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桔槔,是一种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它是在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当中是支点,末端悬挂一个重物,前段悬挂水桶。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当人把水桶放入水中打满水以后,由于杠杆末端的重力作用,便能轻易把水提拉至所需处。桔槔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相当普遍,被广泛应用于中原地区。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此题为以文补图型选择题,此类试题以图像为主题情境,另以文字来补充图像内容不能反映的信息。解答此种类型的试题,关键在于从图像中提炼信息,并以文字传递的信息为补充,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筛选,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黄梅戏《天仙配》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有: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生产目的是为满足自家基本需要 ④具有必要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题干“你耕田来我织布”可理解到是家庭手工业和农业相结合,而且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联系所学,这种小家庭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需要,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考查的具体史实是关于中国自然经济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纷。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所矣。——贾谊《论积贮疏》
请回答:
(1)材料一《台湾高山族耕田图》所反映的耕作方式中国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1分)
(2)材料二的白居易诗中所反映的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1分)有哪些基本特点?(3分)
(3)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经济政策?(2分)谁是这一政策的首倡者?(1分)
(4)你怎样评价材料三所体现的政策?(2分)
参考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1分)
(2)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1分)。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分)
(3)农业为本,商业为末(重农抑商)(2分)。首倡:秦国商鞅(1分)
(4)评价: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1分)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 律,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违背了历史潮流。(1分)(言之成理也可得分,但必须答出积极、消极两个方面)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各图片最能代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根本推动力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