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蒋介石在1938年底的一次讲话中特别强调:“以四川为最后根据地,北固陕西,南控湘、黔、贵诸省,稳扎稳打……如此,日本则一定多行不义必自毙”。蒋介石的讲话可以反映
①国民政府抗战的决心?②没有四川,抗战一定失败
③四川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④四川在八年抗战中牺牲了大量壮士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四川为最后根据地”反映出四川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蒋介石的讲话特别强调,反映出国民政府抗战的决心。②表述过于绝对,④无法体现,C为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为求得“中国之自由解放------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中山的这种认识始于
A.兴中会成立时期
B.同盟会成立时期
C.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
D.决定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孙中山逝世于1925年,故遗嘱内容是对国共合作的肯定,其时国共合作已正式建立,故答案选D项,A B C三项时间特征与此不符。
点评:国共两党历史上的两次合作一次是1924年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宣布接受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了国共的第一次合作,这种合作形式是党内的合作。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引自《中共一大纲领》
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
材料二?引自《中共二大宣言》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材料三?引自《中共八七会议决议》
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
材料四?引自《中共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中国境内一切被压迫民族……的兄弟们!大家联合起来!冲破日寇蒋贼的万重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组织全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
材料五?引自《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中共中央再郑重地向全国宣言:(1)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2)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3)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4)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问题:
一、写出上列材料产生的年份。(1)材料一产生于?年;(2)材料二产生于?年;(3)材料三产生于?年 ;(4)材料四产生于?年;(5)材料五产生于?年。
二、根据上列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
①中国共产党对奋斗目标的看法有什么变化?
提出了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或最低纲领)。
②能否根据材料二,认为中国共产党已放弃了材料一中的主张?请说明你的判断。
不能,因为材料二中指出了为“目前利益计”。
1、比较材料三和材料二
(1)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有什么变化?
(2)能否根据材料三,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改变了二大的奋斗目标?请说明你的判断。
2、比较材料四和材料三。
(1)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有什么共同点?
(2)能否根据材料四,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转移自己的中心任务?请说明你的判断。
3、比较材料五和材料四
(1)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有什么延续?有什么变化?
(2)能否根据材料五,认为这个中心任务是中共二大精神在新形势下的具体贯彻?请说明你的回答。
三、史学界认为:综观这一段历史,中国共产党以它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创造性地处理了它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和矛盾,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你是否同意?请概要论证你的回答。
参考答案:
一、(1)1921?(2)1922?(3)1927?(4)1935?(5)1937
二、1、(1)提出了以暴力推翻国民党右派(反革命)政权的任务和建立革命武装。
(2)不能。因为材料三中提出了“建产民权的政府”的目标。
2、(1)反对国民党蒋介石统治。(2)可以。因为材料四中“日寇蒋贼”的提法,建立“国防政府”的说法已显示出以抗日为中心的任务。
3、(1)延续:以抗日为中心;变化:联合国民党政府。
(2)可以。民族独立是民主主义革命在当时的最现实的任务。
三、(1)说明“坚定性”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谋任何私利。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说明“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观点:中国共产党以中国革命过程中的社会矛盾、革命形势、革命力量、革命对象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为依据,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斗争策略和中心任务,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结构式试题。第一问考查初步认识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出处和对材料的大体印象作出正确判断。第二问考查深入解释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按照例题模式,依据材料得出结论,不能只简单地答是与否,而要答出是或否的理由。第三问考查统观全局,应用材料评价史学观点的能力。要在回答前两问基础上,看懂该观点的论述结构,明确评价“坚定性”“灵活性”“创造性”这三个基本论点,在丰富的史实和给出的材料中抽象出用以证明这三个基本论点的具体观点,并加以说明。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八路军军歌》中唱道:“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其中“慷慨悲歌奔战场” 指的是
[? ]
A.发表《八一宜言》,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民族抗战
C.回击皖南事变,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D.开辟抗日根据地,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