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三位安徽籍英烈简表:
姓名
| 生卒
| 家庭背景
| 事迹
|
宋玉琳
| 1879-1911
| 怀远城关人,家庭富裕,怀远“宫宋杨林”四大家族之宋氏族人。
| 早年参加反清革命组织“岳王会”,后加入同盟会;就读于安庆巡警学堂期间参加浙皖起义失败,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
|
程良
| 1883-1911
| 怀远城关人,家境贫寒,其父以瓦工为业。
| 19岁肄业于安庆陆军小学,参加安庆新军马炮营起义失败后至广州参加黄花岗起义。弹尽被捕,英勇就义。
|
石德宽
| 1885-1911
| 寿县南乡集人,家境一般。
| 同盟会员,曾留学日本。参加过多次武装起义,后随黄兴参加黄花岗起义,壮烈牺牲。
|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无法佐证的是
A.社会上层青年为资产阶级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B.革命者都受过良好的近代教育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为部分知识青年所接受?
D.二十世纪初安徽近代教育有一定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宋玉琳“家庭富裕,怀远“宫宋杨林”四大家族之宋氏族人”可知A正确;石德宽“曾留学日本”可知C正确;宋玉琳“就读于安庆巡警学堂”程良”19岁肄业于安庆陆军小学”可知D正确;B说法过于绝对化,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该图是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在抗日战争时期所作的漫画《“七七”与“切切”》。图中两人为日本人。对这幅漫画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A.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将速战速决
B.表明了日本人普遍反对侵略战争
C.坚信中国的抗日战争必将取得胜利
D.日本军人对发动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事件,“七七”指的是七七事变,“切切”必将是日本的失败,图中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失败表现,所以,从侧面反映了一定要坚信中国的抗日战争必将取得胜利,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80周年纪念日的前后,国内中山、南京、广州、上海、武汉、北京6个城市同时举办专题图片展。几个同学看到该报道后有如下讨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在南京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创立了第一个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B.在广州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领导了黄花岗起义
C.在上海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
D.在武汉举办是因为辛亥革命首先在此爆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同盟会在1905年成立于日本东京,A不正确;领导黄花岗起义的是黄兴,B不正确;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是在南京,C不正确;武昌起义后,全国纷纷响应,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 世纪初至五四运动前,中国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的矛盾,这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帝国主义国家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D.清政府、北洋军阀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清政府、北洋军阀的矛盾。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某教授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鸦片战争时期“向西方学习”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
D.抗战时期的民族意识觉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历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应该是思想方面,“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说明并不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根据“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应该指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打败西方侵略者。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A项时期并未出现民族危机的问题;C项并非最初觉醒的阶段,而是把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运用到实践过程中;D项明显错误,在20世纪30年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