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世界博览会(World‘sFair)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博览会期间,参观人数多达630万人。14000件展出品如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无限想象力的科技成果……
——摘编自“互动百科”
材料二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三 上海提出申办2010年世博会后,中国政府就坚定地表示,中央政府将为上海举办世博会提供财政上的一切支持和包括税收等方面的各种优惠……中国民众对申博90%的支持率和上海市民93%的支持率,是其他四个申办国家和城市(韩国的丽水,墨西哥的克雷塔罗,波兰的弗洛兹瓦夫,俄罗斯的莫斯科)所无法相比的。五个申办城市虽然各有优势和特色,但从上海的综合条件及其发展前景来看,上海的胜出实属情理之中。上海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城市,是国际知名的大都市,她的城市规划和前景更具魅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未来十年经济仍将以7%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到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将超过2万亿美元。中国政治稳定,社会秩序和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这样一个正在迅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其国际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
——《港报分析上海在申报世博会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中国新闻网”2002年12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的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全球化三方面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归纳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共主线是现代化(或工业文明)。但是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第一步完成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请从欧美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方面的新变化予以概括说明。
示例: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活跃。
政治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100年间,资本主义逐渐成为一个世界体系?
生产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变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格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垄断组织产生的条件和实质是什么?二战前后垄断又有何新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3个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进入垄断阶段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体制方面所呈现的不同特征,说明它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常说,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步履艰难、一波三折。请列举从19世纪60年代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次尝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著名历史学家汉斯·德尔布吕克曾说:“为共和国(注:指魏玛共和国)效劳,但并不喜欢它……我是共和国的开路先锋,但庆祝它,我做不到。”这最能说明:?(?) 
A.历史学家也会有思想上的局限性
B.建立共和国并不代表德国人的利益和愿望
C.一战后德国的知识分子对共和国持反对立场 
D.当时德国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非常薄弱
 
	        4、判断题  恩格斯指出:“最先承认人权的美国宪法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黑人奴隶制,阶级的特权受到了指斥,而人种的特权,则为法律所神圣化。”这说明
A.1787年美国宪法存在致命错误
B.美国黑人奴隶没有得到基本的人权
C.美国资产阶级享有法律特权
D.美国宪法也有悖于人权理念的地方
 
	        5、判断题  清朝末年,清廷派遣五大臣出使西洋考察政治,五大臣在考察报告中提到德国时说:“德国以威定霸……立国之意,专注重练兵。故国民皆有尚武之精神,即无不以服从为主义。……其人民习俗,亦觉有勤俭质朴之风,……盖其长处,在朝无妨民之政,而国体自尊;人有独立之心,而进步甚猛。”材料反映五大臣对德国政治制度的态度是
[? ]
A.赞赏,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且成为强国,这是清王朝向往的
B.否定,让国民尚武、“无不以服从为主义”,有违中国传统礼教
C.否定,国民享有参政权利“有独立之心”,不利于加强专制统治
D.赞赏,德国用武力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富强,并在一战中取得主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