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洋务运动的刺激和影响下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三十年洋务运动的破产,“器物”变革的梦想破灭,民族资产阶级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出了“制度”变革的主张,答案选B,A是这样现象产生的重要时代背景或原因但非决定因素, C项发生在1905年三民主义产生之后, D项发生在五四运动之时。
点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高考中的必考点,也是难点。有关民族资本主义的考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②民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④民族资本主义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这首诗反映的是中国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A.1924—1937年
B.1937--1945年
C.1945--1949年
D.I949一l956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工厂死在接收上”指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利用接收机会中饱私囊,“发行发到天文上”指国民政府滥发纸币,故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武昌起义后,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对革命形势的发展的影响是( )
A.帝国主义放弃中立
B.东南各省纷纷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清政府起用袁世凯
D.南京临时政府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要注意立宪派对辛亥革命起了双重作用:一方面立宪派支持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各省立宪派竭力响应援助,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另一方面武昌起义后,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了地方政权并参与了临时政府,使辛亥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圈地运动对英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影响最大的是?
A.迫使自耕农成为雇佣劳动者
B.资本主义性质的农牧场出现
C.土地等生产资料逐渐成为私有财产
D.出现了“羊吃人”的现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圈地,即用篱笆、栅栏、壕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以及公有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基于这种认识,新中国领导集体实行
A.新经济政策
B.人民公社化
C.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一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 ,为此,新中国领导集体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故答案选拔C项。新经济政策是苏俄1921年实施的,人民公社化虽是集体经营,但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用家庭个体经营取代生产队的集体经营,故A、B、D项不正确。
点评: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从中共八大到“八字”方针,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就与失误,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很重要的启迪,常常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共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一系列探索措施的内容、特征及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