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近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许多国家出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并影响着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在圈地运动开始的最初时期,失地进城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懒汉”,英国统治阶级通过“血腥立法”,加以严惩。……1601年,英国通过著名的伊丽莎白法,即“旧济贫法”,为失地农民创造多种就业的方式。……?1834年,英国颁布了新济贫法……?
——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政府对失地进城农民政策的变化。
?
材料二:?19世纪末以来,为安置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以吸纳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合作事业,拉长产业链,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非农产业人才。
……日本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开始采取措施促进非农产业向农村地区扩散;鼓励劳动力由农业向农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
——马克继《日本经验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2)据材料一、二,比较英、日两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不同特点。
?
(3)结合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政策分别对英、日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
参考答案:(1)从惩罚无业者到提供就业机会并加以救济。
(2)英国主要通过暴力和强制方式,日本采取温和的政策引导;英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城市,日本则注重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3)促进英国农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使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并在20 世纪60 年代末跃居世界第二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 ]
A.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B.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
C.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D.是在美国制定了第三条道路的经济政策后提出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布林克利博士在《美国史》一书中说:“1932年6月,东北部几所名牌大学的2万名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连百货公司电梯工的工作也要学士学位。阿肯色州一个人为找工作步行900英里。华盛顿州有一个人放火烧林,为了要别人雇他当救火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上台后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 )。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工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1932年的美国人很难找到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上台后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劳动就业机会,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1分)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收容救济老人、孤儿、残疾人。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建立了检查员制度,并制订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1920年劳埃德·乔治的《失业保险法》……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得标准规模的抚恤金(每月5先令)的权利。在1919—1939年间,英国共建筑了130万幢公用住宅,300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
一一《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
材料二?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 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一一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一一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
我看到数百万家庭依赖低微的收入生存、以致家庭灾难的阴影日复一日笼罩着他们。
我看到成百万人得不到教育、娱乐以及改善他们及其子女利益的机会。
我看到数百万人无力购买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又因为他们的穷困潦倒而无力工作,不能为其他数百万人生产。——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
材料三?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 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 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2分)
(2)从材料二的演说词中,你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2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2分)二者有何共同特点?(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特征:由教会负责实施剑政府组织实施;通对立法保障民众的福利待遇;重视儿童.低收人者利老人的保护;涉及范围广泛,涉及教育.生产条件.失业.养老.生活等领域;受益人口人量增加等。
(2分,答出2点即可)
(2)问题:美国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危机导致数千万人处于贫困当中。(2分)措施:实行社会救济,采取社会保障措施;以工代赈,举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等。(2分,答出2点即可)
(3)相似之处:健全社会保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域举办救济利公共工程)等。(2分)
共同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1分)
(4)认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应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等。
(2分,言之有理,答出2点即可)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建立了检查员制度...《失业保险法》...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享有获得标准规模的抚恤金(每月5先令)的权利...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可概括出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有由教会负责实施剑政府组织实施;通对立法保障民众的福利待遇;重视儿童.低收人者利老人的保护;涉及范围广泛,涉及教育.生产条件.失业.养老.生活等领域;受益人口人量增加等。(2)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知识,从材料二的演说词“以致家庭灾难的阴影日复一日笼罩着他们...穷困潦倒而无力工作,不能为其他数百万人生产。”可知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美国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危机导致数千万人处于贫困当中。(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做法有健全社会保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共同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4)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可以从其原因、影响等方面分析,或者进行评价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