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吾读甲申殉难录至愧无半策匡时难,唯余一死报君恩。”以上言论主要针对明清时期(?)
A.理学重文轻技的特点
B.儒学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特点
C.理学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本质
D.理学空谈义理、不重视经世致用的做法
2、判断题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判断题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
| 材料
| 结论
|
东汉组
| 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和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 ——据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
| 佛、道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思想的主流。
|
宋代组
| 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瞑目而坐。游、杨二人遂恭敬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 ——据朱熹《近思录》
| 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
|
晚清组
| 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据孙家鼐等《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年)
| 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
|
请回答
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1分)
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分)
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8分)
4、判断题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已经转化成为时代优秀的价值原则或精神的有:
① "自强不息"?
②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③"天不变道也不变"?
④"天下为公"
⑤"慎言力行"?
A.①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5、判断题 下列哪个选项,不可以代表士人的经世致用思想
[? ]
A.“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
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C.“出则必为帝王师,处则必为天下万世师”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