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的重要转折点是
[? ]
A.“黑船事件”?
B.戊辰战争?
C.“大政奉还”?
D.尊王攘夷
2、判断题 日本建立起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是在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
3、判断题 根据图,只能得出的正确认识是,这一时期日本

A.科技人员大量涌现
B.国民素质普遍提高
C.传统文化基本解体
D.实业教育迅速发展
4、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津条约》第50款条文规定:嗣后英国文书,具用英文书写,仅在三年之内,可以附有汉文配送。这样的条件下设立的新式学堂创设之初是为了解决清政府需要“通事”和“译员”的当务之急,在此目的下京师同文馆的课程侧重于“西文”和“西艺”,并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了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洋务派所兴办的新式学堂都由于洋务派官僚在进行洋务实业运动过程中根据需要而设立,由各地方政府官僚进行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经费由地方政府官僚自行解决,中央政府没有形成统一的经费保障政策,这就使得经济落后的地区,新式学堂难以设立,并且所设立的学堂规模也较小。
材料二? 1871年,明治政府创设文部省。1872年,制定出《学制》。《学制》第一章至第七章将全国划分为八个大学区,每区设一所大学,每一大学区分为32个中学区,每中学区设中学一所,每一中学区分为210个小区,称为小学区,每一小学区设小学一所。第五十二章规定,学生如缴纳学费有困难者,可以借贷,但学成后要分期偿还或出具保证书,以为官方义务供职的方式偿还(离校5年后分期偿还,如因病死亡则免还),这就给贫困学生就学提供了经费的保障,有利于普及教育的开展。明治维新教育改革重视对儿童文化教育,使得小学入学率迅速上升。1873年,小学入学率为28.1%,1899年达到70%,1905年达到96%。1907年,虽然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六年,入学率并没有因此下降,而是上升到98%,1925年,更达到99%,几乎是百分之百。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胡茂波《洋务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之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教育的主要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7分)
5、判断题 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
[? ]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的强大?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倒幕运动的胜利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