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简析“新思想”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2、判断题 16、17世纪,中国社会曾出现了“西学东渐”之风,近代时“西学东渐”不断深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中的反君主专制主张是西学东渐的最早表现
B.西学东渐过程中,曾经出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主张
C.近代西学东渐的逐步深入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近代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D.西学东渐有利于中西方的思想文化交流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皇帝
材料二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魏源
材料三 这个世界几乎已分配完毕,它所剩下的地区也正在被瓜分,被征服,被拓展。想一想你夜晚在空中所看到的那些星球吧,那些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的巨大的世界吧!我常常这样想,如果可能的话,我将吞并这些星球。看到它们这样清楚而又那么遥远,真使我感到悲伤。
——(19世纪末)罗德斯
材料四 “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
——(19世纪末)吉卜林
材料五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大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
请完成: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4分)
(2)材料三、四和材料五有何联系?(4分)
(3)材料四中所说的“最好的东西”,在魏源和康有为看来分别是什么?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4分)
4、判断题 1839年,林则徐便委托美国医生伯驾和袁得辉合译瑞士法学家艾默瑞奇·德·瓦特尔的著作《万国公法》中有关战争、封锁、扣船部分的内容,这是“中国对西方国际法最早的翻译”。此举的实质是(?)
A.引导人们开眼看世界
B.开展禁烟运动
C.宣传依法治国的理念
D.维护国家主权
5、判断题 下表示民国初期北京地区创办报刊的数字
年份
| 1912
| 1913
| 1914-1915
| 1916
| ? ……
| 1924
|
报刊数
| 36
| 41
| 3
| 58
| 65
|
?
下列关于该图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故1912——1913年出现了办报高潮
B.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后,破坏民主,故1914——1915年办报较少
C.袁世凯死后,政治氛围日趋民主,故1916——1924年再现办报高潮
D.为进一步探索强国御侮之道,1916年起先进的中国人再掀办报高潮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