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就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 ]
A.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
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涤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诗中描写了唐朝时我国农村的生活景象
B.描写了农村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景况
C.描写了村民封闭保守、老死山林的自然心态
D.描写了村民幸福美满,其乐融融,无忧无虑的原始公社生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三》中提出自己的构想:“以实在田土均之,人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每户授田五十亩……则天下之田自无不足,又何必限田、均田之纷纷。”这里他针对的社会问题是
A.均田制破坏
B.土地兼并
C.赋税沉重
D.重农抑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以实在田土均之,人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每户授田五十亩……则天下之田自无不足,又何必限田、均田之纷纷。”可知,黄宗羲主张按户平均分配土地,针对的是当时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故应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旧石器时代用作工具的石块与天然石块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更加经久耐用
B.有人为加工痕迹
C.靠近考古遗址
D.更加圆润细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白居易的《朱陈村》说:“徐州古丰县,有树日朱陈。去县百余是城,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不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该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
[? ]
A.不受政府管辖的自耕农经济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C.和谐美好的封建经济
D.丰裕富足的商品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