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统计,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先后召开会议八百余次。这些会议从整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艰辛而又光辉的历程,其中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请完成:?
(1)分别指出上述三次会议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具有延续性的决策。(6分)?(2)上述三次会议在指导党的建设方面先后提出了哪些方针?(6分)?
2、判断题 1923年,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促使中国共产党产生这一认识的直接原因是
A.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答案见52页
B.华盛顿会议上,列强再次共同宰割中国的《九国公约》的签订
C.“二七”罢工的惨痛教训
D.共产国际的要求
3、判断题 1923年中共“三大”指出:“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的责任;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材料主要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
A.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B.以组织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C.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D.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4、判断题 中国古代儒家有“庶人议政”的传统,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传统的是
[? ]
A.黄宗羲主张建立“学校”
B.康有为主张设立“议郎”
C.清末设立“皇族内阁”
D.民国初年设立参众两院
5、判断题 荣荣同学阅读清朝林福祥《平海心筹》时,看到以下记载:“初十日辰刻(初十日即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亦即1841年5月30日),逆夷由□□□过□□□抢劫,予闻锣声不绝,即带水勇应之,而八十余乡,亦执旗继至,不转眼间,来会者众数万,刀斧犁锄,在手即成军器,儿童妇女,喊声亦助兵威,斯时也,重重叠叠,遍野漫山,已将夷兵困在垓心矣。”(注:口表示字迹不清),该记载描述的场景是
A.三元里抗英
B.驱逐阿古柏
C.反割台斗争
D.反洋教斗争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