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五四运动爆发、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三者最重要的基本条件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这三件历史事件都发生在20世纪初,从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中国革命发生了巨变,阶级因素是关键,故选D。A项是思想条件,五四运动并非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造成的;B项是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共产党的成立等,但是不是最基本的条件;C项是背景。
点评: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的群众运动。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在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的基础上成立的。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为了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颁布的土地制度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原道觉世训》
D.《原道救世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歌,顾名思义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19世纪前,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国歌,直到清朝末年才有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巩金瓯》。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公布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歌词中“揖美追欧”和“旧邦新造”分别指什么?(2分)
(2)当时我们“揖美追欧”的过程中颁布了哪个重要的法律文件?(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个文件的历史意义?(2分)
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1949年,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3)为什么说《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全国人民的心声?(3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华民族在此次最危险的时刻能最终战胜敌人的根本原因?(2分)
参考答案:(1)向西方学习;(1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或中华民国的建立)(1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意义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分)
(3)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民族团结抗战,成为时代的主题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3分)
根本原因:抗日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的抗战。(2分)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回答问题时要结合所学知识。(1)(2)围绕中华民国进行考查,“揖美追欧”指的是向西方学习,“旧邦新造”是中华民国成立。法律文件,很明显指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就可以了。(3)(4)注意时间是三十年代,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必须“万众一心”,团结抗战。(4)实际是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在知识很好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徐州李长官李宗仁并转所属各司令、各军团长、各军、师长: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庄胜利足为表征。……本委员长决本信赏必罚用达民族复兴之目的。望各勉之。”材料表示蒋介石认识到
A.中国的对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B.采用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方式
C.民心团结的重要性
D.开辟敌后战场为抗战主战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庄胜利足为表征。”可见,蒋介石认可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且认为坚持游击战和运动战可以实现民族的复兴,A、C、D三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故选B项
点评: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时,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抓住关键词,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②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可根据各个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或各事件的逻辑顺序来排列,如先有宋教仁遇刺,才有孙中山等革命党彻底与袁世凯决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