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一份对外“和约”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十四、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人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兵官,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
问题:
(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哪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八条——《马关条约》;第十九条——《天津条约》。
(2)收回国家主权、废除赔款、收回关税主权;恢复朝贡体系,实行闭关锁国。
(3)“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
B.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
C.蒋介石内战准备不充分
D.全国人民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民主化的波浪及其回潮是政治中的一种更普遍现象的表现。在历史上,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政治体制中间不时地或多或少发生类似的事件”,下列符合材料所述现象的是
A.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B.尊孔复古与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与袁世凯专权
D.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民主化的波浪及其回潮是政治中的一种更普遍现象的表现”可以看出这是政治事件的反复的行为,C项袁世凯的短暂的复辟就是短暂的反复。故选C。A项错误二次革命不是相对于袁世凯专权的一种倒退;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是尊孔复古逆流之下进行的;D项也是类似的问题,不是回潮,而是继续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中国历史上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第一个文件是
A.《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其中规定中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模式,答案选A,B是清政府颁布的宪法, C D两项分别出现在1913年和1946年均晚于《临时约法》。
点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由来及在中国的命运: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建都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1912年3月11日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开始施行,于1914年5月1日因《中华民国约法》(袁世凯的法律)的公布而被取代,1916年6月29日为大总统黎元洪所恢复。1917年9月10日以广东为基地建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展开护法运动,所护者即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