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历史上的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现象,“销、反、变和看我的”都抓住了历史事件的特征,形象。故A项“缺乏历史依据”的说法是错误的,B项并不是三者的共性,D项也不是三者的共性,ABD项排除;C项三者的共性,三个历史事件的共同背景就是民族危机,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上述史实说明
①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②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③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平起平坐的大国④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说:“由于日本侵略者以及其他国家的卷入,中国从一个软弱的战争牺牲者,转化为一个世界大国,一个确立稳定、和平局面的伙伴。”下列能能够为该论断提供佐证的主要史实是(?)
①《雅尔塔协定》的签订?②《开罗宣言》的发表
③ 波茨坦会议的召开?④ 联合国的建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费正清的意思是说中国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四个组合项中,《雅尔塔协定》是美苏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中国利益的产物,波茨坦会议没有中国参加,因此排除这两项。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在宣言上领衔签字。1945年4月筹建联合国,会议在美、英、苏、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主持下进行。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故答案选择C项。
点评: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1)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2)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被套上不平等条约的枷锁,不断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凌辱,在国际上毫无地位可言。抗日战争开始扭转这种局面,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确立,不平等条约基本废除,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较大的提高;(3)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4)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 抗日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着扭转乾坤的伟大意义,经过抗战,改变了中国内部政治力量对比,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为新中国代替旧中国准备了精神和物质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61年英国翻译官富礼赐曾在南京见到招贴板上有陈旧的字纸,其内容是报道英法联军在北方战胜清军之事,最后写有“杀尽妖魔”的口号。这表明?
[?]
A.南京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B.太平天国与英法联军公开勾结
C.清政府坚决抵抗西方列强?
D.太平天国斗争的主要矛头是清政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产生的最大成果是
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
B.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C.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
D.取得农村包围城市的初步胜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27年至1935年,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国内阶级矛盾,1935年至1937年,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中国共产党能够依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使阶级斗争服从于民族斗争。从而形成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