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一位思想家说:“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方始拓展”。这是
A.董仲舒在宣扬“天人感应”
B.朱熹的在讲解“格物致知”
C.陆九渊在解释“心即理也”
D.王守仁在阐发“致良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可以看出这是主张接触万事万物以获得理的内涵。这体现了朱熹的格物致知的主张。故选B。A项是认为君主的统治需要顺从天意,否则会遭到报应;C项认为心即理,心学也是理学;D项认为理不用在万事万物中寻求,而是在内心中寻找。
点评:宋明理学是考试的重点。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陆王心学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主要是在明朝。程朱理学在两宋之际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6年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时间1956年可以判断。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这样广告就消失了。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了干扰和破坏,主要是由于(?)
①把一些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
②把一些学术争论说成是阶级斗争
③“文革”中,八个“样板戏”几乎独占了中国所有的艺术舞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也几乎停止了?
④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也妨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正常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①把一些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②把一些学术争论说成是阶级斗争,这是原因;③“文革”中,八个“样板戏”几乎独占了中国所有的艺术舞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也几乎停止了④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也妨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正常发展,这是表现而非原因。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理解认识双百方针。
①“双百”方针中“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适用的领域分别是文学艺术、科学研究。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实际上是一条政治路线,是人民内部的自由,是为人民服务的。
②“双百”方针在贯彻中遭到挫折,并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到了“左”倾错误的干扰。
③“双百”方针体现了在人民共和国体制下,国家最高决策者对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一种新的尝试,但并没有采取法律条文来保证文艺和学术自由。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服务方向是()
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让文艺创作呈现勃勃生机
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课本内容有明确的表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87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秘密投票法,选民能够自由表达个人的政治意愿;1884—1885年进行的第三次议会改革再次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农业工人和矿工得到了选举权;20世纪初期,妇女取得选举权;1912年,议员开始领取薪俸,工人议员的生活有了保障。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十条人民对于官吏违法损害权利之行为,有陈诉于平政院之权;第十一条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学者林家有谈到:辛亥革命后实行选举,老百姓从来也没有选举过什么官员,不知该怎么做,都不愿意要这个权利。在广西桂林,选举时老百姓都不来,不来怎么办?发米粉票!每人来参加投票附几张米粉票,这样老百姓才过来投票。情况到了上世纪20年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归纳英国民主政治成就及主要原因。(9分)
(2)结合材料二评析辛亥革命对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1)选民的权益不断扩大(1分)政治权利享受主体广泛(1分)广大选民的斗争(2分) 工业革命的深入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分)政治文明的进步(2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赋予人民民主与参政的权利(2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受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大部分地区民众的参政积极性不高,辛亥革命对民主政治影响有限。因此,中国民主政治是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4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文字“通过秘密投票法……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妇女取得选举权……议员开始领取薪俸”说明了英国议会改革的成就表现,结合所学可知其得益于广大选民的斗争;工业革命的深入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文明的进步。(2)材料二中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揭示说明了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学者林家有的评价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表现在辛亥革命对民主政治影响有限。综合起来,即可得出结论中国民主政治是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
点评:材料的主要意图是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局限性的理解,有关辛亥革命的局限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②没有唤醒广大民众的觉醒和积极参与;③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尤其是没有进行反封建思想的斗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