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并没有得到重用,其主要原因是(?)
A.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B.法家思想影响大
C.儒家思想不适合当时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D.法家主张实行“法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A、D两项只是分别介绍了两家的核心主张,并不是原因;B选项不正确,儒家思想在当时影响也很大,有“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之说,所以影响大或者小不是得到重用与否的主要原因。一种思想或者主张是否能得到统治者赏识或中用,关键是看这种思想或主张是否符合统治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儒家思想的“仁”、“德”不利于争霸,因而不会得到重用。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nbs p;有人曾统计,"科学"有150多种不同定义,这一结果令人望而生畏,但科学成就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助推作用却是有目共睹。从经典力学理论和相对论、量子论问世所产生的影响看,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包括,
①促进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②促进思想解放?
③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④使各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缩小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科学产生的作用,其中从经典力学理论和相对论、量子论在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和思想解放等反面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以上科技并不直接推动地方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排除④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据《三国志》记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最能与阮籍的行为理念产生共鸣的观点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C.“越名教而任自然”
D.“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1979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五届七次会议一致通过该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的决定。这反映出中国政府
A.积极推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政策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贯彻“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中苏关系从结盟到不结盟政策,说明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了新的发展。A错误,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多边外交指任何超过两个国家,也就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参加的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或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事务的外交方式,材料涉及的是中苏关系;D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敌视孤立新中国的政策,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为了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在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新中国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并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改革开放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党和政府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经过冷静观察和客观分析,改变了对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全世界维护和平的力量进一步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强调国与国的关系应当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洲除日本外,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亚洲的绝大多数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独立初期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由政治独立发展到经济独立。······1955年,来自亚非29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第一次亚非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内容包括经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等部分。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材料二 二战后,亚洲经济得到发展。20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是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七十年代新加坡、韩国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是“七十年代的奇迹”;七十年代末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八十年代,沙特阿拉伯由“骆驼加帐篷”的农牧业国家发展为“喷气机加计算机”的石油富国;印度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亚洲经济导论》
材料三 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汉城通过了《韩城宣言》,正式确立该组织的宗旨与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
——《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亚非会议做出的重要决定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给亚洲国家独立运动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洲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加坡、韩国出现“七十年代的奇迹”的共同原因。(5分)
(3)材料三表明亚洲各国的经济关系正在向什么趋势发展?(1分)
参考答案:(1)决定: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或写具体内容)(1分)
有利条件:①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削弱
②民族民主意识高涨
③社会主义力量壮大(共3分)
(2)特点:经济发展速度快;各国发展不平衡。(2分)
共同原因:(3分)
①抓住机遇(或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或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或发展外向型经济)
(3)趋势:区域集团化(或合作、依存、联合)(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