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1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而在116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却以战败而告终。这一胜一败的结局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的对外扩张战略。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
材料2: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在一篇题为《朝鲜和他的邻居》的报道中说:“(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
材料3:在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而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先是修三海,共花费白银600万两,其中挪用海军经费437万两,后又修建颐和园,耗资1 000万两,挪用海军军费750万两。
材料4:清政府自始即采取求欧洲列强干涉,速行终止中日战争之政策,李鸿章屡求各国代表援助,且电讯其驻欧洲各国之使臣,使直接哀求各驻在国之政府。
(1)据上述材料,说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4分)
(2)据材料3、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6分)
(3)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结合所学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重大作用和影响。(6分)
2、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都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 均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都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 都有各阶级、阶层的广泛参加
3、判断题 1921年10月10日,梁启超在天津讲演“辛亥革命之意义”,“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网: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梁启超称辛亥革命是历史上第三回“有意义的革命”,主要着眼于 (? )
A.清朝统治的灭亡
B.专制政体的颠覆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4、判断题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中国经济、军事落后于英国
B.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C.中国政府奉行闭关自守的政策
D.英国急于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5、判断题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C.独立自主妥善处理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
D.是党历史上工作重心的一次伟大转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