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表示,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中国已下定决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环境,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领导人关于“和平崛起”的表述向国际社会传递的信息是
①冷战后传统不安全因素不再对和平构成主要威胁
②中国的崛起对国际社会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中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明显优势,和平崛起成为可能
[? ]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从“合作的两极”走向“对立的两极”;到了80年代之后又从“对立的两极”逐渐走向“合作的两极”,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两国国家利益之争从激烈走向“消失”
B.两国尖锐的意识形态对立逐渐走向松弛
C.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D.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美苏两国从合作走向对立再走向合作,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国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逐渐走向松弛,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不断增强,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开始淡化,两国的再次合作有了新的可能和发展机遇,当今世界更多的是强调合作与竞争,由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A表述有误,当前国家利益之争并未消失,C D是推动两国走向合作的重要原因和动力但不是主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中国建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度居高不下,其原因是
[? ]
A.大跃进推动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B.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得到广泛认可
C.和平与经济发展使生存环境日益改善
D.土地改革彻底改变了小农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5分)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国家集团或组织处理对外(国际)关系,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四百年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强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
—— 丘吉尔(1936年)
材料二? 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谈到外交政策新设想,主要原则是美国呼吁其盟友运用自身的力量对抗“共产主义的侵略”,美国将只给他们提供建议、物质及武器援助,被称为“尼克松主义”。
——夏亚峰:《“尼克松主义”及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材料三?“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外政策的目的以及支撑政策的因素。(7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主义反映的实质问题及其提出的历史背景。(7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建国初期中苏结盟对新中国带怎样的影响?分析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转而实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4分)
(4)本世纪初以,世界形势是和平发展为主流,请你举出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4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外交政策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1)目的:争夺或维护世界霸主地位。(1分)
因素:建立强大海军,树立海上优势;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强大;率先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政局稳定;科学技术先进。(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实质问题: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1分)
历史背景:西欧、日本崛起,冲击美国霸主地位;越南战争消耗美国实力;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地位;多极化趋势出现。(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影响: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孤立;苏联的经济援助有利于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借鉴苏联的高等教育。(2分,任意两点,每点1分。)
原因:改革开放需要有一个安定良好的外交环境;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到期。(2分,任意两点,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4)因素:两级格局的结束,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联合国的作用增强,第三世界的崛起等(4分,任意答其中两点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5)认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分,从多个角度谈,至少三点。)如,经济是外交的后盾;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英国四百年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强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1936年”,即可概括出英国对外政策的目的,结合教材的相关知识,支撑该政策的因素可以从经济、政治、技术、军事等角度说明。
(2)根据材料二“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谈到外交政策新设想,主要原则是美国呼吁其盟友运用自身的力量对抗“共产主义的侵略”,美国将只给他们提供建议、物质及武器援助”论述的尼克松主义的内涵,再结合所涉及的时间即可分析尼克松主义的本质及其提出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国际环境、政治等角度说明建国初期中苏结盟对新中国带的影响。主要从国际环境、国内发展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转而实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4)根据所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主要有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联合国的作用增强、第三世界的崛起等。
(5)综合上述材料,根据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其他国家的外交政策的改变,关于外交政策的认识,可以有:经济是外交的后盾;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导致日本政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罪态度与德国有巨大差异的历史根源在于(? )
A.20世纪末以来,13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着种种危机
B.日本领导人公务繁忙,没有时间参加国际会议
C.二战后初期,日本受到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严厉制裁
D.二战结束后,日本的法西斯势力没有得到彻底清算和根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C两个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B项属于托辞,因为参加会议的大多数是各国的首脑,都公务繁忙。故符合题意要求的只有D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