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苏联1913年与1940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中能得到的历史结论是
①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②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经济基础
③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④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

[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判断题 “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
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这反映了苏俄政府认识到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排斥商品交换
B.商品交换对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作用
C.商品交换是过渡时期的权宜之计
D.商品交换有助于推进农业集体化
3、判断题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所说的“阳光灿烂”是因为苏俄政府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4、判断题 据《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一文载:“兵士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几有不可驾驭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下列描述与“政变”之后情形相符的是
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
D.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
5、判断题 读下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 9446
| 6620
| 7860
| 8730
|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 39.79
| 22.13
| 34.55
| 44.24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