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要靠科技,科技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才,谁在人才上占有优势,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上占领制高点。”以下科技成就能够体现“科技创新上占领制高点”这一论断的科技成就是(?)
A.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国防力量得到加强的突出标志是“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B.“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已经成为民众的福音
C.“863”计划的实施,为我国高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D.1999年至今,我国已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
2、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
材料二: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小题1: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3分)
小题2: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9分)
3、判断题 下列关于欧洲一体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
B.符合欧洲各国的利益
C.改变了世界格局
D.破坏了欧盟各国的主权,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经济全球化是近几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材料3: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请回答:
(1)据材料1分析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
(2)材料2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3)根据上述材料评价材料3的观点。
(4)我国应怎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5、判断题 美国学者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的序言里写道“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该学者不了解中国历史
C.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推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