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西方列强六次大规模侵华的根本原因是?
[? ]
A、掠夺中国原料的需要
B、把中国变成商品市场的需要
C、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需要
D、中国历届政府极为腐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欧美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出卖中国权益,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五四运动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史学界认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
B.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C.新文化运动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D.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觉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有关内容。史学界认为,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B正确。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1)为材料一中图一漫画写一句主题词。(1分)图二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1分)?
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请将照片加以分类,并将图序号填写在下表中。(2分)
?
(3)图④ 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2分)2001年中国外交有哪些突出成就?请举一例。(1分)
材料二?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4)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2分)?
材料三?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四?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希望将欧共体由一个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1993年,《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历史必修一》(人民版2000年)
(5)根据材料三,简要归纳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2分)
(6)根据材料四,列举欧洲走向联合过程的重大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主要特征。(3分)
(7)上述史实反映了中外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由此,你得到什么认识?(1分)
参考答案:(1)主题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撰写,如“洋人的朝廷”、“傀儡政府”、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1分)说明了弱国无外交。(1分)
(2))(2分,写错或少写一个均扣1分)
?类?别
?图?序?号
屈辱的外交
①②
独立自主的外交
③④⑤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国情
B.共产国际的指示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
D.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 :“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王平
B.李辛
C.张义
D.赵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根据题干时间1902年可知是《辛丑条约》签订之后的事情,条约中中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列强派兵保护,中国人不得进入,故选项A的言论不实。故本题选择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