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B.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C.抗日军队由中国共产党共同领导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本题是一道否定式选择题。分析四个题肢,C项明显不符合题目要求,也不符合史实,因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双方各自领导自己的军队,而不是共同领导。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是
A.东北军
B.抗日义勇军
C.抗日联军
D.东北人民革命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此可见,当时?

[? ]
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
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图为某纪念馆馆藏文物,它纪念的是

A.太原会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七七事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八百孤军抗日记》是一本32开的薄本小册子,封面是四行仓库和“八百壮士”团长谢晋元的照片,左上角印有几行字:“余一枪一弹决与倭寇周旋到底。”,《八百孤军抗日记》是战斗打响后第一时间印刷出版的书籍,是现在研究淞沪会战非常重要的珍贵史料。故答案选择B项。
考点: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
点评:抗日战争是近几年高考的长效热点,主要集中在:(1)对全民族抗战的考查,即重视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的考查,如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对百团大战的考查,也有很多考查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如2011年安徽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考查,相对而言,对国民党消极抗战的考查也在逐渐减少。(2)高考试题重视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高度,认识抗日战争的地位和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民国成立后,各种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纷纷结党,一时政党林立,民国政党政治大张旗鼓地开幕了,以后不断演化。……在1912 年8 月国民党成立时,基本形成国民党、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这四党并存的局面。1914 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1919 年10 月,孙中山将其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并宣布新的政治纲领,明确提出“以人治党”“以党治国”的主张。按照国民党的解释,全国只有一个合法政党,即中国国民党,人民必须“服从中国国民党始得享受中华民国国民之权利”。
——?韦庆远、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941 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三三制”政策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 的人参加了投票。按“三三制”比例,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
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政党政治认识发生的变化及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战期间中共在陕甘宁边区进行了怎样的政治实践,分析这种政治实践产生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材料三分析,毛泽东认为应如何处理执政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由主张政党竞争到主张一党专政。他的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提供了理论依据。
(2 )按照“三三制”的原则组织抗日民主联合政权。积极意义:团结最大多数人一起抗日;维护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了中共在边区的执政基础,为后来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积累了经验。
(3 )毛泽东认为应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的主张符合中国的国情,体现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精神,是对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制度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