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有?①货币经济繁荣 ②工商业市镇兴起 ③农副产品尚未进入市场 ④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如徽商、晋商等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获得很大的发展,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在江南等一下工商业发达的地方出现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此外,还出现了一些区域性格的商人群体如晋商和徽商等。因此①②④正确,故选D。③错误,农产品大量的进入市场。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早期民族工业主要分布的地区在
①上海②广东③天津④北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早期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交通干线、沿海大城市、东南沿海地区。故正确答案为A项。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毛泽东说:“任何意识形态的东西都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基本社会条件是
A.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日益高涨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C.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广泛传播
D.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兼并
B.重农抑商
C.闭关政策
D.贫富分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封建社会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可以自由买卖或转让。这样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导致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故选A。
考点: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
点评:为了保证国家赋税收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如北魏至唐实行的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亩收税等。由于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些措施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是为纪念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而在当年发行的纪念邮票,其发行时间应该是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召开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