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一定合理
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C.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D.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毛泽东虽然出身农民,但他后立思想转变,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者,故C项正确。A、B、D项的分析没有用发展的观点毛泽东的思想和身份的变化,故A、B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高考的考查主要集中在:(1)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其地位已经大大降低,因此,近几年高考试题开始辩证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很多高考试题重点考查其存在的问题。(2)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态度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很多高考试题要求学生认识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运动态度变化的真实目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明末清初学者唐甄曾在《潜书》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与这种思想相似的是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李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在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中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提出要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和“天下为主,君为客”等主张,他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这与“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所以答案选B,A C D三人主要观点与上述题中观点明显不同。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
A.日本经济危机
B.既定的政策
C.朝鲜东学党起义
D.义和团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C三项均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但朝鲜东学党起义则是战争爆发的最直接的原因,即导火线。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之一胡适曾说:“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直到考试留美官费时(1910年)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直接影响胡适改名的著作应该是( )
A.魏源的《海图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义》
D.严复的《天演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适”联系进化论的适者生存,可以看出胡适受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的影响之深。故选D。A项错误,《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是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B项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只学习西方的科技;C项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体现不出“适者生存”的主张。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以西方的民主、科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先进的知识法分子希望通过思想的解放,能够取得西方国家所未获得的理想的社会状态,改造中国的旧社会。但是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时,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冷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冷战”是美苏两极对峙的产物
B.北约成立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C.60年代初“冷战”重心转移到美洲
D.“冷战”使世界各国避免了战争的威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20世纪国际关系。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既是美国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因此B项错误。C项错误,60年代初冷战的中心在欧洲,东西德国修建了柏林墙;D项错误,冷战之下,一些国家战火不断,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
考点:冷战
点评:冷战是美苏之间的除直接战争之外的激烈的对抗,在政治上,美国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推出了马歇尔计划,扶植西欧遏制苏联;在军事上成立了北约组织。针锋相对,苏联在政治上成立了共情局;经济上推出了经互会;在军事上成立了华约组织。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