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分)阅读材料,参看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金朝开始,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地处海河与南、北运河交汇的三岔河口一带的天津,很快发展成为北京调运漕粮等生活物资的中转枢纽和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舟车攸会,聚落始繁。”
材料二?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城市。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金融中心。
材料三? 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工商企业。1903年,政府开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仅20年,新城区就成为天津新的政治、文化和工业中心。
——摘编自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B、C三区开始形成的时间和原因。(6分)用一例近代史实说明天津是“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2分)
(2)分别举例说明材料二天津的“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依据材料二,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5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的背景。(2分)依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初期天津发生的主要变化。(14分)
参考答案:
(1)形成时间和原因:A区:金朝;漕运中转。B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C区:1903年;政府措施。
举例说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清政府妥协(或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军队在天津大沽口登陆,进军北京)。
(2)举例说明:天津机器制造局、开平煤矿、有轨电车。
意义:促使天津向近代城市发展。
(3)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退出天津。
主要变化:城市管理开始近代化;金融和工商业进 一步发展;城区扩大。
本题解析:
(1)主要是归纳并理解材料一二三的关键信息。结合材料一天津发展成为中转枢纽和军事要地,可知A区在金朝时期形成;从材料二开埠通商等信息,可知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形成租界,即B区;从材料三政府开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可知在政府政策实施过程中形成了C区。
(2)联系必修二洋务运动和近代天津交通工具的变迁,可举出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及新式交通工具,总的意义(或影响)是促进了天津城市的近代化。
(3)联系20世纪初列强侵华战争可答背景,归纳概括材料三的内容可简要答出天津的主要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建立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有(? )
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②“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③“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④“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反映的是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体现的是经济近代化;②反映的是学习西方的立宪和民主的主张,体现的是政治近代化;④反映的是提倡科学的思想,属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③反映的是义和团的反帝主张,与题意不符;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县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而引起。日军有权驻扎北平附近所依据的条约
[? ]
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开 放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新的通商口岸
C.英、美、俄、德等多国参与了条约的签订
D.列强互相承认了在华利益,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意在
A.拓展洋务领域,推进洋务运动
B.否定洋务运动,主张全盘西化
C.用西方生产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
D.希望李鸿章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说明孙中山认为洋务运动单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使中国富强,需要进一步的改革;B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C与孙中山的观点不符;这段材料中孙中山并没有提出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D也与题干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曾依据《天朝田亩制度》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没收一切商店里的物资,但不久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表明(?)
A.原来的城市政策具有空想性
B.领导人开始转向腐化堕落
C.领导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D.太平天国由攻转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依据《天朝田亩制度》一度取消商业活动,是超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太平天国后来又设立店铺,同时也证明了原来经济政策行不通,具有空想性。设立商店本身不可能体现领导人腐化、发展资本主义和军事斗争的攻守,故排除B、C、D,选A项。
点评:《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实行“圣库”制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没收一切商店里的物资正是这一纲领精神的体现;但不久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说明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不太可能,反映了其政策的空想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