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汉高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苏俄推行“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邓小平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共同的经济根源是
A.农民渴望增加收入
B.小农为主体的生产方式
C.政府希望增加农民富裕
D.封建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汉高祖、苏俄还是邓小平,都是以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而农民是农业的主体。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人用邓小平的经典话语来概括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头巧年的基本特点应该是
A.“摸着石头过河”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头几年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召开不久,
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
依据应该是
A.会议阐明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B.这次会议形成了中共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C.会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
D.会议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的重大贡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共十四大的理解。根据材料可以得知这是中共十四大。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一)1949年底国营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比例

(二)1949年全国私营工商业在全国工商业中的比例

(三)另外,国营经济还包括全国铁路,大部分现代交通运输业和绝大部分银行。
——据《中国近代现代史》
? 材料二 建国之初,战争还在进行,军费开支庞大;国家还要供应900万脱产的军政公教人员和救济数百万城市失业者及4000万农村灾民;重点企业和交通运输急需恢复,必须投资。这就导致财政赤字庞大,不得不多发纸币,这就势必刺激物价上涨。这时投机资本家乘机兴风作浪,一方面拒绝使用人民币,从事金银特别是银元投机买卖;另一方面大量囤积居奇,导致物价上涨。上海的粮食、纱等产品有时每天以20%~30%的幅度猛涨。物价的疯涨导致人民生活迅速恶化,人心浮动。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
?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首先发布了取缔金、银、外币投机,禁止金、银、外币自由流通的命令,并自6月 10日先后查封了上海“证券大楼”、各地的公开和地下钱庄、街畔兑换店等金融机构,逮捕了一批破坏金融的首要分子,同时紧缩通货和银根,并从全国各地调集大批粮食、棉纱,自11月25日起在全国各大城市一齐行动,低价抛售,迫使物价迅速回落,导致大批投机资本家破产。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建立初期出现的经济困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人民政府为什么能够控制物价,使经济形势趋于稳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财政拮据,财政赤字庞大;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人民生活艰难。
(2)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政权;国家基本上控制了经济命脉,特别是掌握了金融业;及时采取了强大的措施,进行“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一代伟人邓小平经常妙语连珠,以下语录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③“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是真正的不结盟”;
④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项为1984年提出,②项为1978年提出,③项为1984年5月《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提出,④项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由此可以判断,正确选项顺序为②①③④,各项C。根据以上分析,ABD项均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