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首陕北民歌这样唱道:“老天爷爷你睁睁眼,下场大雨哥哥留一留。”歌词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观点有关的是
A.君权神授
B.三纲五常
C.天人感应
D.心外无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由材料中“对“天”的敬重”“老天爷爷你睁睁眼”,“?下场大雨哥哥留一留”,等信息可判断出材主要反映了天与哥哥的情感交流,这与中国儒家的天人感应的思想有关,因此C符合题意,而ABD君不合题意,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77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这是指 ( )
A.实施《义务教育法》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大革命”后教育的改革。关键信息是:“1977”“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由此即可判断B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统计:1972年与1965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5%,其中重工业增长了近112%,而同期农业总产值只增长了35%……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全国纺织能力已发展到1300多万纱锭,但全国棉花年收购量仅175万吨,只能满足纺织能力80%的需求。这表明当时
A.农业发展缓慢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B.中国农业长期落后
C.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D.工农业要均衡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5%,其中重工业增长了近112%,而同期农业总产值只增长了35%”的信息可以看出农业发展缓慢,从题干中“全国纺织能力已发展到1300多万纱锭,但全国棉花年收购量仅175万吨,只能满足纺织能力80%的需求”的信息可以看出,农业制约了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了农业和工业的关系,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欧元自1999年发行后,已成为许多欧洲国家广泛使用的货币,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在2005年11月2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9月底,全球债券和货币发行总值为12.158万亿美元,其中5.431万亿为欧元,4.765万亿为美元,8830亿为英镑,5010亿为日元,2060亿为瑞士法郎,这说明 (?)
①欧元已成为发行量最大的币种 ?②欧元的出现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表现
③欧元的发行和流通标志着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④这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也形成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2005年9月底,全球债券和货币发行总值为12.158万亿美元,其中5.431万亿为欧元,4.765万亿为美元,8830亿为英镑,5010亿为日元,2060亿为瑞士法郎”说明欧元已成为发行量最大的币种,欧元的出现增强了欧盟的经济实力,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也形成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①②③④说法均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答案选D。
点评:欧洲联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经济集团,它不但是经济实体,也是政治实体,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合作内容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它的建立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①促进和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②增强了西欧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的实力,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进程;③保持了西欧各国之间长期友好合作与稳定的局面,有助于世界秩序的和平与稳定。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材料一:1949年11月15日和1950年1月8日,周恩来外长两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和联大主席罗慕洛,声明“驱蒋纳我”的立场,中国开始了争取恢复联合国代表权的斗争。
材料二:在1951年11月的第六届联大上,美国借口“中国侵略朝鲜”指出“延期讨论”中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在以后的几届联大期间,美国一直以此为借口阻挠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解决。
表一“延期讨论”提案的表决情况
(“延期讨论”提案只需要简单多数即可通过)
会议
| 赞成
| 反对
| 弃权
| 缺席
| 总票数
| 赞成百分比
|
1951年六届
| 37
| 11
| 4
| 8
| 60
| 61
|
1952年
| 42
| 7
| 11
| 0
| 60
| 70
|
1954年
| 44
| 10
| 2
| 4
| 6
| 73
|
1955年
| 42
| 12
| 6
| 0
| 60
| 70
|
1956年
| 47
| 24
| 8
| 0
| 79
| 60
|
1957年
| 48
| 27
| 7
| 0
| 82
| 59
|
1958年
| 44
| 28
| 9
| 0
| 81
| 54
|
1959年
| 44
| 29
| 9
| 0
| 82
| 54
|
1960年
| 42
| 34
| 22
| 1
| 99
| 42
|
材料三:
表二 1961~1971年“驱蒋纳我”提案的表决情况
会议
| 通过
| 反对
| 弃权
|
1961年十六届
| 38
| 48
| 30
|
1962年
| 42
| 56
| 11
|
1963年
| 41
| 57
| 12
|
1964年
| 40
| 57
| 13
|
1965年
| 47
| 47
| 20
|
1966年
| 46
| 57
| 20
|
1967年
| 45
| 58
| 17
|
1968年
| 44
| 58
| 23
|
1969年
| 48
| 56
| 21
|
1970年
| 51
| 49
| 25
|
1971年
| 76
| 35
| 17
|
材料四:中国恢复在联大的合法席位后,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请完成: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时提出了什么政治要求?为什么没有实现?(3分)
(2)材料二中“中国侵略朝鲜”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表一中反映出从哪一年起美国的支持率开始下降?分析下降的原因。(5分)
(3)表二中1971年的表决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4分)
(4)材料四中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认为是“历史的转折”,应如何理解?(2分)
参考答案:(1)新中国成立后,提出驱逐国民党集团,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代表团的要求。以美国为首的一系列国家以未承认新中国为理由,拒绝讨论中国的提案。
(2)“中国侵略朝鲜”是美国对中国的诬蔑。抗美援朝是为了打击美国对朝鲜的侵略并保卫中国。表一中反映出美国的支持率从1956年开始下降。原因: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理解和支持;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社会主义阵营对中国斗争的支持。
(3)1971年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超过多数),35票反对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并驱逐台湾国民党集团代表的提案。经过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得到广大主持正义的国家的支持。
(4)中国取得的胜利,表明中国的外交活动打破了美国的阻挠;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加强;美国自二战以来称霸世界的地位受到动摇。因此,中国的胜利是“历史的转折”。
本题解析:结合文字材料与表格中的数字信息来分析回答,通过数字的变化来揭示出其反映的深层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